- 湖南龙山:做好群众评议“三字”文章深化创先争优召市镇干群齐心协力搞抗旱,镇、村、组三级层层签订抗旱生产工作责任状,镇干部带领全镇群众塞堰筑坝蓄水,配备抗旱设施。全镇3000多亩受灾秧苗全部得以及时移栽下田。群众评议开展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根据群众评议意见抓好整改落实,共为群众解决困难1340余件,帮助困难群众600余人次,...-
- 罗天明深入龙山县调研指导农机工作深入到该县召市镇“全州农业机械化作业示范片区”,现场参观了水稻机械化插秧,并前往部分农机大户家中进行了走访,询问了农机使用操作培训及购置补贴落实情况。罗天明对龙山县近年来在农机工作中所取得成效和经验做法给予了肯定。他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 龙山县兴隆村农机隆隆闹新春2月5日(大年初三),龙山县召市镇兴隆村离退休老教师张永旺刚脱下过年穿的新衣裳,就发动农机在自家的白薯地里犁起地来,隆隆的机鸣声既唤醒了山村冬眠的土地,也播下了村民们勤劳致富的希望。据了解,该村共有700余口人,可耕种土地300余亩。由于山高地肥,这里不仅是长沙卷烟厂的烟叶基地,...
- 上半年龙山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7.8%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计划投资1400万元,完成茨岩塘等13处集中供水、召市镇等35处分散供水任务,解决了28000人的饮水困难,目前第一批工程完成投资72.76万元,第二批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着力推进农村环境生态化。今年以来,全县新建沼气池1004口,沼气池总量达3.3万余口。全县完成造林58509.6亩,...
- 200多份礼物寄往团结小学报道发出后,余耿学就读的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同学立即行动起来,几十个同学准备了文具等礼物,寄给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召市镇团结小学的学生。镇明中心小学四年级段的负责人了解到团结小学的情况后,在全年级段发起了给团结小学的学生写封信的活动,有的同学还在寄去信的同时,...-
- 科学发展绘新图历史巨变惊世人如今,紧紧围绕“强基础、兴产业、建城镇、纯民风、固政权”的发展思路,让党的旗帜指引着召市镇新一轮大会战,以争取更大的成就。新中国成立以来,召市镇党委、政府为小城镇建设作出了极大努力,召市集镇建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领先地位。据测算,召市集镇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
- 一束野花寄真情(图)此次两位老人的龙山之行得到了当地关工委的接待和支持,两人抵达龙山当天就被车送到了召市镇团结小学。“那里自然环境恶劣,到处都是大山,田地都是小片小片的,人居住很分散,交通十分不方便。因为经济来源有限,许多家庭经济困难,...
- 宁波五位老人月底将赴湘西收集贫困生资料余耿学一再说,目前,为龙山县召市镇团结小学修缮校舍的单子确定为:篮球场一个,篮球架两个,乒乓球桌两张,200套单人课桌椅,屋顶以及教室门窗的翻新。经过与宁波市慈善总会接洽后确定,市民、企业等爱心人士如果想捐爱心款,可以直接到慈善总会,写一份定向的捐款条子,...
- 湘西龙山用610斤红辣椒拼出中国地图9月30日下午,在盛产优质辣椒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召市镇,当地土家族群众满怀丰收着的喜悦,用刚刚收获的610斤鲜红辣椒,按照中国版图的比例,精心拼出了一幅面积为35平方米的中国地图和“祖国万岁”四个大字,...
- 龙山家门口就业招聘受欢迎近4000个岗位送上门截止到2月20日,还将在红岩溪镇、水田坝乡、洗洛乡、召市镇陆续开展巡回招聘。此次就业援助活动旨在解决该县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招聘会吸引了县内外32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近4000个,...
- 龙山县“三个三”深化窗口单位创先争优召市镇完善了“服务新农村110”党务政务服务站,设立了党政综合服务窗口、经济发展窗口、社会事务管理窗口、产业项目建设窗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窗口,实施服务联动,实现服务到田间地头,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仅今年上半年,这一联动服务窗口网络共为民办实事128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28件。[稿源:
- 我州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形势喜人7月7日,记者从州农业局获悉,2011年我州粮油高产创建示范项目12个,其中永顺县勺哈乡、龙山县召市镇的两个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已通过省厅组织专家测产验收,平均亩产分别为156.3公斤、156.8公斤,全部达到平均亩产150公斤的产量指标。这是我州狠抓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所取得的喜人成果。据了解,...-
- 龙山农业特色产业引领农民致富曾在省级龙头企业现代中药工作6年的召市镇前卫村五组胡圣武,利用自己几年来在企业的所学、所见,离开企业回到家乡,与自己的同事一起创办了玄参、白术等药材种植基地,年收入近100余万元,引领当地农民致富。三年来,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共投入产业开发资金3亿多元,完成新、扩建项目16个,...
- 边区百姓冒严寒购年货1月17日以来,湘鄂边区普降大雪。18日,湖南省龙山县召市镇的老百姓冒着严寒在选购年货。春节临近,该县各类物质供应充足。杨运大唐乔英朱国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