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寿母亲河里常年漂浮大量被毒死的鱼仁寿县彰加镇境内有一河流,流经彰加镇、促进乡、宝飞镇、溶入沱江。近年来,常常有不法分子毒鱼、电鱼,每年秋冬季节河里常漂浮着大量死鱼,不法分子为取得个人利益往河里投放毒药。这条河流是我们河流沿岸人民的母亲河,...
- 仁寿:科技特派员四类服务模式助推农村产业发展...实现科技特派员和创业群众“双赢”。科技特派员邓升华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彰加镇村官陈科夫合作投资17万元修建一个专业养鱼场,并打造6亩泥鳅示范养殖园,树立了张家特色生态泥鳅品牌。目前,已带动该村13户农户搞特色养殖,养殖面积达500余亩。(潘建勇)
- 农民增收的“活财神”万余“田秀才”走俏仁寿5月13日,眉山仁寿县彰加镇青狮村养猪大户黄开俊的养殖场里,又来了几位农民向他学习生猪的夏季饲养管理和夏季防病技术。这是仁寿县的种养大户们,把自己的种养基地当课堂,田间地里做示范,免费培训村民的一个缩影。如今,在仁寿县农村像黄开俊这样的“田秀才”、“致富能手”、...
- 彰加镇抓好“五一”节前安全工作4月25日,由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组成的仁寿县彰加镇“五一”节前安全检查组,来到彰加中心小学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并向该校食品从业人员现场讲解了食品安全知识。为了开展好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年”的各项工作,该镇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稳定,抓安全就是抓发展,...
- 在外挣钱还是回家团圆两位农民工不一样的过年观念刚从云南回家过年的仁寿县彰加镇德一村4组村民刘建明介绍说:“回家的感觉真好!因为过春节是我们农村的传统的风俗,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不管再忙,花再多的钱,大家都要回来过年。”他还介绍说,村里不少农民一年到头在外辛苦劳累,盼的就是能拿点钱回来,...
- 眉山:松峰藏煤一亿多何日能圆“黑金”梦从仁寿县城出发,经钟祥镇、彰加镇到汪洋镇,再从四公乡往松峰乡开下去,一路颠簸,若是无人指点,记者即便花上半天的时间,也可能无法找到松峰乡的秦湾村。站在秦湾村村委会外的机耕道边,遥望这个栽种着玉米和水稻的小山谷,狭长而局促,毫不起眼。...-
- 眉山仁寿:学习贯彻掀热潮立足实际谋发展近来,仁寿县彰加镇多次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7.1”讲话精神。该镇党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结合该镇五年规划,组织干部职工深入、细致学习“讲话”内容,镇党委还派出机关优秀党员干部进村入社,召开“宣讲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会心系民生,...
- 彰加镇52名农村党员戴红花6月27日,彰加镇在建党90周年的大会上,52名在农村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优秀党员被表彰。近年来,彰加镇党委加大了农村党建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对农村党员进行管理、培训、扶持,充分发挥了农村党员和党员示范户的带动效应,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广大农村党员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力更生,...
- 村官述职群众现场打分彰加镇今年推出了村支部书记向党委、党员和村民述职,让村民参与测评的活动。述职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农村工作方方面面,包括村两委班子自身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村务公开、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帮民增收致富以及办实事等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工作的完成情况,实事求是地总结和查找村支部书记工作中的不足。...
- 打击野的运管在行动据统计,7月22日至8月6日,仁寿县运管所抽调彰加镇、钟祥镇运管办和监察大队共14名工作人员,截获了16辆非法运营的车辆;8月8日开始,又抽调禾禄汪片区的10余名工作人员与城区运管所一起,继续展开整治活动。“打黑行动,就是要以"长治"换"久安",在局面扭转之前,绝对不能松懈。要严厉打击非法运营,...
- 彰加镇制定机关"美容"标准仁寿县彰加镇近日制定“四无一美”卫生标准,并进行周抽查、月评比,巩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成果。为营造舒适、整洁的办公环境,创建文明机关,结合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
- 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喜迎建党90华诞彰加镇6月26日举行的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邀请了110名1959年以前入党的老党员参加。会上,彰加镇党委书记苏明金带领新一届党委班子,感谢他们为党和彰加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祝愿全镇老党员们健康长寿。少先队员们为每一名老党员佩戴上带有“光荣”字样的大红花。在110名老党员的见证下,...
- 路遇弃婴半百夫妻收养子寻找弃婴生父母2008年3月25日11时,仁寿县彰加镇德意村一组村民陈汉军,在彰加镇张庙村一组捡拾男性弃婴一名,出生日期2008年1月17日,身体健康。请孩子的亲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持有效证件与陈汉军联系,联系电话13458635492,联系地址仁寿县彰加镇德意村一组。即日起60日内无人认领,...
- 仁寿1.2万“田秀才”活跃农村5月13日,仁寿县彰加镇青狮村养猪大户黄开俊的养殖场里,又来了几位农民向他学习生猪的夏季饲养管理和夏季防病技术。如今在仁寿农村,像黄开俊这样的“田秀才”、“致富能手”等已有1.2万多人,涉及农村种养殖的方方面面,是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活财神”。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