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茅区云仙彝族乡科技助理员鲁德春:小米辣做成产业从参加工作起,鲁德春就一直扎根云仙彝族乡从事基层科技管理和推广工作。2004年,他在认真学习小米辣栽培种植技术的基础上,首先在距离乡政府30多公里的桃子树村大沙坝村民小组示范种植了70亩小米辣。为保证示范种植成功,鲁德春扎根大沙坝小组,...
- 普洱市金融机构为抗旱救灾提供信贷支持原震东乡撤并成立为新的云仙彝族乡后,因为原震东乡的辖区距离云仙乡的农信社营业网点约30公里,给支援抗旱工作带来不便,思茅区信用社采用定点服务的方式,增加服务频率,增多服务人手上门为农户发放贷款,为老百姓“贷”来应急钱。刘开喆(普洱日报)
- 思茅农民盛赞“为民服务五项制度”思茅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李东刚(左)、思茅区云仙彝族乡大箐村村民罗云军(右)中广网6月2日消息“在普洱市,我将成为走进市广播电台直播间的第一位农民,昨天晚上,很激动,睡不着觉。”6月1日,...
- 坐上校车避开野象云仙学生不再“谈象色变”(图)昨日下午,家住思茅区云仙彝族乡的初二女生周绸早早地来到骂木客运站,等待乘坐“农村学生交通安全车”。坐上校车,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周末往返学校,不用再害怕野象出没了。和周绸情况相同的学生远不止一人,...
- 普洱“青菜王”重14公斤将力推无公害青菜云仙彝族乡距离普洱城区约60公里,每年大青菜产量大约在250吨左右。据介绍,云仙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海拔从680米到2000余米高,光照充足,适合大青菜等作物生长,许多人家都在地里套种大青菜,...
- 种烟帮助云南思茅彝乡改变贫困面貌云南省思茅市翠云区云仙彝族乡自1997年发展烤烟产业后,扎扎实实发展烤烟生产,一步一个台阶,农民的经济收入每年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极大地改变了贫困面貌。云仙彝族乡是集高寒、偏远、贫困为一体的少数民族乡,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地表蓄水困难,...
- 生命之水在云南普洱市委宣传部同志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思茅区西北部彝族乡云仙“大石头村”。村长对我们说:这里由于地处喀斯特地貌区,旱情已发展为气象干旱中的偏重等级,局部已为重旱等级。全村104户544人,人和生畜饮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粮食和经济作物受灾。面对灾情,政府已投入大量资金,积极开辟新水源,...
- 芦山青菜节笑迎四方客12月25日至29日,云仙彝族乡将举办思茅区第十届农民民族体育运动会暨农村文艺汇演和第三届大芦山青菜节。青菜节期间将评选出芦山特有的绿色产品青菜王和生态鸡王鸡后,组织大芦山风光摄影展等活动。届时,...
- 详细内容在翠云区西北部,有一个彝族乡叫云仙乡,人称大芦山。长期以来,水是制约大芦山烟叶生产的瓶颈。如今,驱车行驶在云仙乡大芦山腰的路上,经常可见一座座散落在田间地头、院落周围的小水窖和水池。建设小水窖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水利工程,被山区尤其是缺水地区的村民称为“致富窖”。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
- 普洱“青菜王”一棵重达20公斤日前,普洱市思茅区云仙彝族乡大芦山的300余户农民朋友将自己种的青菜拿出来比重,争当“青菜王”,最终一棵重19.9公斤的青菜夺得该称号。据介绍,大芦山村民委员会下辖10个村民小组,共有364户人家,...
- 思茅区全力打造"中心城功能镇特色村"思茅区是普洱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总面积3928平方公里,辖3乡4镇、60个村委会和10个社区,聚居着彝族、傣族、哈尼族等26个少数民族,...结合实际,做好规划,以重点打造乡镇府所在地的思茅港、倚象、六顺、云仙、龙潭五个功能镇为突破,...
- 思茅大芦山青菜一棵卖了一千六云仙彝族乡境内最高海拔2154米的大芦山,为思茅区最高峰,故云仙乡又俗称“大芦山”。因为这里的环境和气候独特,出产的蔬菜不施化肥不用农药,靠肥沃的土壤和天然的露水生长,是最具特色的生态蔬菜。经过角逐,...
- 普洱市思茅区文化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农村文化站(室)建设项目的建设,启动了云仙乡、思茅港镇文化站和腊梅坡文化广场等又一批村镇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重点打造思茅镇腊梅坡哈尼文化茶马古道大本营、坡脚彝族文化精品茶马古驿站、倚象镇竜竜生态茶家乐旅游文化村、半坡大石缸饮水文化特色村和南屏镇大开河碳房乡村咖啡...
- 爱心款送抵干旱灾区洗冷河将彻底破解缺水难题6日下午,当得知筹集到2万余元爱心款时,云仙彝族乡桃子村洗冷河小组的张建兵高兴地告诉记者。6日下午5时许,记者与思茅区团委及志愿者代表,驱车76公里,来到了冷河小组。“受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