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心病患儿牵动众人心爱聚成河建成救助基地高青县常家镇高家村、淄川区城南镇山嘴头村、临淄齐陵街道办小交流村、桓台县邢家镇前许村、沂源县石桥乡枣阳村……几乎所有孩子的家都地处偏远农村,父母为了给孩子治病,想尽了办法,跑遍了医院,但最终几万元,甚至更多的医疗费用让父母一筹莫展。记得5月底的一天,...
  • 桓台玉米标准化种植结硕果9月19日,山东省桓台县邢家镇种粮大户民宋丰夏乐呵呵的说。近日,桓台县玉米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验收,经过两年建设,该示范区种植面积达到15000公顷,产量14378万公斤,产值3.74亿元,每年为农民增收达4185余万元,受益农户达61000余户。该县是我国江北第一个吨粮县,...
  • 寿(寿光)平(邹平)铁路博平段即将实质性施工博兴至邹平段东起兴广铁路曹王线路所,向西跨淄东铁路,经博兴县曹王镇、桓台县邢家镇、荆家镇、马桥镇以及邹平县焦桥镇,终至邹平县孙镇,共计新建单线铁路44.9公里,初步设计总概算22.8亿元。寿平线东联益羊铁路、大莱龙铁路,中联淄东线,与烟大轮渡、蓝烟铁路接通,...-
  • 桓台粮农“需求高”笔者来到山东省桓台县邢家镇宋家村时,正赶上种粮大户宋丰夏从地里忙完农活儿回来。见到我们后,老宋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本子,介绍说:“自1997年以来,我种地的收支情况都详细记录在这上面了。”老宋轻轻地翻动着账本,化肥、农药、粮价、产量、结余等每一项收支,都按照年份,详细地记录着。...
  • 桓台一男子去钓鱼两度落水抢救无效身亡今天上午,桓台邢家镇一名男子到池塘中钓鱼不慎两次落入水中,第一次是在骑摩托车过程中,由于不小心连人带车一块掉进水中,经人救起后继续钓鱼,可是不久后,这名男子再次掉入池塘,他这一次没有那么幸运,等别人把他救上来时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今天8:40许,...-
  • 桓台:文化“软实力”领跑全省...图书流通量达15万余册次。同时,镇村图书室(站)建设实现了重大突破,全县已建成346个图书室,177个流通图书站点,成为城乡居民读书、学习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在邢家镇吉托村数字图书室,养牛专业户伊红告诉笔者:“村里建起了图书室后,养殖方面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随时都可以来这里查找资料,真是太方便了!”
  • 桓台:2000余养殖户乐享"低碳风"邢家镇后诸村一养牛场的负责人于光友乐呵呵的说。时下是玉米成熟的季节,也是养殖户们收购玉米秸秆进行青贮的火热季节。今年于光友已与全村村民达成青贮协议,以每亩地800元的价格把农户正长在地里的玉米整体运走青贮,农民省去了收获、晾晒、出售的麻烦,...
  • 1980年代农民工总人数约1.2亿75%出自乡镇企业对于已经贷款100多万、濒临倒闭的镇塑料建材厂,邢家镇建筑公司与山东建筑设计院合作将其改组为邢家镇塑料厂;后来又收购了金华电器厂,专门设计和制造建筑防盗门。整个桓台县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 政府统一下乡免费送体检村民怀疑是陷阱一名正在给村民做检查的大夫说,此次活动主要目的是对村民的身体状况进行筛查,让村民了解心脑血管方面的病理知识和预防措施,而“健康面对面.乡村行”活动已经在桓台县索镇、邢家镇、唐山镇、马桥镇、新城镇5个乡镇顺利开展,荆家镇已经是这次活动的第六站。荆家镇政府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 从3户农民秋收账本看桓台三秋新变化7日,桓台县邢家镇宋家村头,在静谧的阳光下,宋丰爱正在他的地里平整土地、挖水沟,准备浇灌后种小麦。谈话间,老宋没有停下手中的伙计,大铁锹划拉几下,一条小水沟形成。趁着浇灌一畦地的间隙,记者与老宋攀谈。说起今年秋收,老宋很高兴。他说,今年的玉米收成不错,差不多得有1200斤/亩,...
  • 桓台:2000养殖户乐享“低碳风”邢家镇后诸村一养牛场的负责人于光友说。今年于光友已与全村村民达成青贮协议,以每亩地800元的价格把农户正长在地里的玉米整体运走青贮,农民省去了收获、晾晒、出售的麻烦,村里的3000多亩玉米也成为奶牛的“全营养面包”。今年以来,桓台县抓住推行秸秆禁烧、加快秸秆转化利用的机遇,...
  • 桓台农信社养殖业贷款广惠农家...该社累计发放养殖类贷款1.2亿余元,扶持养殖户3万余户,年出售畜禽600余万头(只)。在桓台农信社的大力支持下,养殖类龙头企业和养殖专业合作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淄博海王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桓台县巨鑫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桓台县邢家镇永平蛋鸡场被农业部授予“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荣誉称号。
  • 山东桓台:农村变社区旧村换新颜9月13日,笔者见到桓台县邢家镇黄家村村民崔亦兆时,他正在纸上画着图,他说:"俺这正盘算着怎么装修房子呢!前几天刚选了房,过不了多久俺村的村民就都能住上楼房了!"招呼笔者坐下,崔兆亦就打开了话匣子,"俺们是9月7号那天选的房,那天村委大院里人人脸上都笑开了花。...
  • 桓台秋收看三新7日,桓台县邢家镇宋家村头,在灿烂的阳光下,宋丰爱正在他的地里平整土地、挖水沟,准备浇灌后种小麦。谈话间,老宋没有停下手中的伙计,大铁锹划拉几下,一条小水沟形成。趁着浇灌一畦地的间隙,笔者与老宋攀谈。说起今年秋收,老宋很高兴。他说,今年的玉米收成不错,差不多得有1200斤/亩,...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 2020 Uaedata.com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