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僜人,从原始到时尚的变迁下察隅镇镇长姜志强在当地工作多年,谈起僜人的今昔变化,他讲了一个故事。10多年前,他刚到这儿来工作时,曾碰到一个僜人拿7只鸡去换一袋米,当时一只鸡大概20多块钱,一袋米的行情是100块。店里没米了,店老板就提出收购僜人带的这几只鸡,结果被一口回绝。...-
- “巨瘤女孩”复发求医今年11岁的央姆,来自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下察隅镇自更村。多年前,她的背部长了个纤维肉瘤。2009年,西藏军区总医院曾为其实施手术。2010年,央姆病情复发,在北京儿童医院二次手术,切除了背上的“巨包”。然而,缠人的病瘤仍在疯长。...
- 西藏自治区次仁平措正是由于次仁平措和同事们的艰苦奋战,然察公路抢通工作才时时传来捷报:4月26日然乌至古玉段恢复正常通车,4月28日古玉至察隅县城段的公路基本抢通,恢复通车,5月17日18时县城至下察隅镇段公路顺利抢通。近年来,有任务时次仁平措和同事们都是吃住在工地,家中的老人孩子和大小事情都丢给了妻子一个人,...
- 我国僜人将告别"部落时代"——西藏察隅县僜人村见闻拉萨5月10日电(记者拉巴次仁罗布次仁)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进喜马拉雅山脉以东的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下察隅镇沙琼僜人村采访时,村委会主任、僜人杜希布林部落首领——阿鲁松宣布:他将不把部落首领让位给儿子,彻底结束部落首领世袭制。这意味着他将成为我国僜人最后的部落首领,...
- 西藏林芝主打旅游生态牌将成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以桃花节为一年旅游旺季的开端,米瑞乡的苯日神山拜鹰节、朗县的仁布圣水节和巴尔曲德松珠节、工布江达县的巴松措转湖节、波密县多吉乡的斗熊节、南伊乡的黄牡丹文化旅游节、下察隅镇的沙俄节,以及雅鲁藏布大峡谷文化艺术节、波密民俗文化艺术节等节庆接踵而至,...
- 中国僜人最后部落首领放下世袭领袖身份参与选举镇上的居民说这件事只有阿鲁松能做,他不只家庭条件好,还去过内地很多地方、有经济头脑,下察隅镇60来个商店门面中有7个属于他。阿鲁松对此志得意满,用娴熟的汉语对记者说:“我彻底取消陈规,让僜人安心管理分来的田地,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沙琼村所在的下察隅镇,...-
- 部落首领被推选为村主任终结村民杀牛斗富陋习僜人世代生活在这里,目前主要居住在上、下察隅镇,共1529人。僜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上世纪60年代前,僜人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末期,住在深山老林的树屋或者岩洞里,以游猎为生,穿树叶,吃兽肉,靠结绳记事。西藏和平解放后,政府在平坝上给僜人盖了新房,...-
- 牛头:不再显富成“文物”西藏林芝地区下察隅镇沙琼村村委会主任阿洛松家的陈设里,最有特点的是厨房墙上挂着的5排共55个牛头,这个看上去有点阴森狰狞的东西,是家里财富的象征。阿洛松脑袋刮得光亮,头顶着白色“格崩”(白布缠成的帽子),上身穿白衫、下着皮鞋,右肩将斜挎着的一把窄长刀横在腰际。1998年,...
- 西藏:警民一家亲4月25日,西藏察隅县巴安通公安边防派出所参谋刘永杰(左三)结合图画为该县下察隅镇小学学生讲授消防常识。近期,为帮助边境地区的孩子们树立知法护法的意识,西藏公安边防部队警官义务兼任学校法制副校长,...
- 告别“部落时代”走向和谐文明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进喜马拉雅山脉以东的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下察隅镇沙琼僜人村采访时,村委会主任、僜人杜希布林部落首领阿鲁松宣布:他将不把部落首领让位给儿子,彻底结束部落首领世袭制。这意味着他将成为我国僜人最后的部落首领,标志着僜人将告别“部落时代”。僜人与时俱进僜人俗称“僜巴”,...
- 被污染的天堂3、夕阳下,拉萨墨竹工卡县省道上,和一头黄牛作伴的是一个被扔弃的红牛饮料罐。4、西藏林芝察隅县下察隅镇,一只鞋底落在山路边的岩石上。5、西藏林芝易贡国家地质公园,成堆的易拉罐被扔弃在山谷间。6、然乌湖旁的饭店后,垃圾堆满了后院。
- 扑灭沙马村民房火灾2月6日18时45分,察隅县下察隅镇沙马村因电线老化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达2760平方米,23户房屋被烧毁,91人受灾。火情就是命令,驻察隅某边防团党委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成立军地应急抢险联合指挥部,在春节战备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迅速派出官兵第一时间奔赴火灾现场参与扑火救灾,...
- 林芝地县驻村工作组开辟新路科学发展地区科技局驻村工作组争取资金4万余元,采取“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的培训方式,对察隅县下察隅镇拉丁村村民进行黑木耳种植培训,成功后将在全镇推广。察隅县文广局、民宗局驻村工作组争取16万元资金,在上察隅镇仕中村实施了大蒜种植基地项目。截止目前,驻村工作组共筹资38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