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花开朵朵艳——宁县基层组织建设纪实在任村的带动下,中村乡邓家、湘乐镇方寨、瓦斜乡永吉村土地流转示范点建设风起云涌,全县有216个村采取了“支部+协会”的新模式,累计流转土地9.6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9个,发展会员14700人,辐射带动农户3.8万户,年引导销售各类农产品56万吨,购销农用物资5200吨,...
- 宁县重拳整治乡村环境瓦斜乡抓住“一心两线三点”大力整治涌现出了乡政府绿化、东风村环境综合整治及刘坳村“生态文明”等多个示范点。南义乡对312国道沿线进行了彻底清理。和盛镇以交通秩序为整治重点,交通秩序井然。春荣乡以市场管理为整治重点,筹资48.9万元将农贸市场由原来的30亩扩建到50亩大,并划分经营区位,...
- 周祖对庆阳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宁县瓦斜乡水沟原村,有一个千年大窑洞,占地200多平方米,一门五窗,窑内可容纳百人开会。象这样的窑洞在一些乡镇还有。这些洞府天地,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庆阳的窑洞,引起了世界人士的极大兴趣和关注。60年代,有几位日本客人来陇东黄土高原考察访问,...
- 宁县三万“娘子军”撑起一片天瓦斜乡妇女石菊仍,参加电脑培训后,通过打拼,已在深圳有了自己的公司,拥有员工十余人,公司年创产值上百万元。如今,在宁县随着劳动力市场的转型发展,外出的农民工妇女已构成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劳务输出集群,技术型的约占45%,知识型的约占20%,劳力型的约占35%。作者:石颢...
- 苹果高光效开心形树形技术要点由于对老果树采用了高光效新树形高技术改造,今年宁县湘乐镇和瓦斜乡2300亩苹果园共产苹果6692吨,产值达到了1338万元,经济效益比以前整整增加了一倍多。目前,我省有苹果园330万亩,大部分果园都可以进行高光效新树形的改造。果园改造后,每亩可增收1000元。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 宁县“零负担”让农民轻装奔小康把焦村乡街上村、瓦斜乡永吉、刘坳村、早胜镇遇村3个乡镇、9个村130个农户,作为农民负担监督点,派出两名工作人员常年驻点,负责农户收支监测。同时,县农民减负领导小组还抓了隐性负担的清理工作,2009年,全县共组织农民负担执法检查38次,参加人数130人(次),检查了98个村和41个涉农单位,...
- 宁县7万多农民接受科技培训陇东报宁县讯宁县瓦斜乡农民王国华今年在望宁村承包了8个钢架大棚,棚里种的西红柿、黄瓜近日陆续上市,菜还没有卖过一半,收入就达2万多元钱。今年以来,宁县从全县农业专业技术队伍和种养大户中抽调骨干人员50人,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6名,...
- 走市场看物价:甘肃加强蔬菜生产保证市场供给(图)来自宁县瓦斜乡的刘平夫妇常年在这里摆菜摊。他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分析,最近外地新鲜蔬菜价格上涨,而市场零售不畅;倒是本地卷心菜、大白菜一类走俏,他认为这与近期菜价上涨,一部分市民偏向于腌制泡菜越冬有关。刘平觉得,腌菜是储藏菜食的一个办法,如果菜价还继续走高,...
- 庆阳宁县干部深入田间宣传林革近日,宁县260多名县、乡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与群众热切交谈,大力宣传林权制度改革政策,图为瓦斜乡干部在田间为农民宣传县上林改政策。
- 宁县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民致富54岁的夏天明是宁县瓦斜乡庄科村农民,一家4口人,种着10.5亩地,其中,3亩地栽了苹果树,4亩地种着地溜溜。从2003年起每亩苹果树的收入是2100元左右,每亩地溜溜的收入是1200元左右。他说,一年收下这么多苹果、地溜溜,2002年前是不好出手的,也没贮存的法子,看着它们变不成钱,能把人愁死,...
- 党建花开朵朵艳——宁县基层组织建设纪实在任村的带动下,中村乡邓家、湘乐镇方寨、瓦斜乡永吉村土地流转示范点建设风起云涌,全县有216个村采取了“支部+协会”的新模式,累计流转土地9.6万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9个,发展会员14700人,辐射带动农户3.8万户,年引导销售各类农产品56万吨,购销农用物资5200吨,...
- 宁县5万农民“信息超市”巧淘金瓦斜乡瓦斜村农民李玉河建了3个蔬菜大棚,但由于管理技术跟不上,产量、质量都不高。自从他坚持到村委会远程教育接收站看科技节目后,他种出的蔬菜不仅在产量、质量上有了提高,而且还搞起了无公害产品,成为了一名蔬菜种植能手。“像阴天下雨的天气,只要有时间,群众就往远程教育接收站里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