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寂亚嘎的行走与停顿2005年8月辞去《南方周末》摄影记者职务后,柴春芽开始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汪布顶乡各麦村小学志愿支教一年的生活,临行时的声明中说“坚持不宣传”,“我希望自己像马骅一样”,支教“只因为心灵的需要”。...
- 关于2004年移民扶贫等五项工程的公告德格县267万元,改扩建学校5所:卡松渡乡中心小学(72万元)、汪布顶乡中心校(95万元)、中扎科乡中心校(91万元)、竹庆乡中心校(5万元)、玛尼干弋乡中心校(5万元)。白玉县27万元,改扩建学校3所:安孜乡小学(17万元)、金沙乡中心校(5万元)、盖玉乡中心校(5万元)。石渠县332万元,...
- 南周摄影记者辞职赴藏支教日前,原《南方周末》摄影记者柴春芽,辞去报社职务,前往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汪布顶乡各麦村小学志愿教学。柴春芽,甘肃陇西人,1999年毕业于西北师大政法系。多年来,他在兰州、西安、广州等地多家媒体担任过编辑和记者工作。在《南方周末》担任专职摄影师期间,...
- 身边人眼中的陈德华汪布顶乡离县城70多公里,不通公路,所以我们很少见面,靠写信写出了彼此的爱。1991年,德华32岁了,我给他写信说:我们年纪不小了,该回来办婚事了。结果他说山上实行冬季交通管制第一年,事情多,走不开,婚期再推一推吧。他这是第三次推迟结婚了,结果到年底才办了婚礼。按照藏族习惯,...
- 德格县创建农业科技“三大行动”正式启动3月28日,德格县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在汪布顶乡正式启动。为切实搞好此项工作,德格县专门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推动“三大行动”的开展。以“品种、栽培、土壤肥料、病虫防治、收获与加工”等技术集成配套的科技大示范,...
- 德格县“科技之春”为春耕护航在汪布顶乡,免费为菜农新建7个蔬菜大棚;在温拖乡,工作人员亲自操作拖拉机,示范机耕机播。此次科普活动,受到广大农牧民的好评,都高兴的说到:“在春耕生产季节,党委、政府能及时开展科技宣传、指导工作,为他们带去科技知识,提高春耕科技含量,对促进增收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十六大以来昌都地区扶贫工作纪实2007年又新增了昌都县约巴乡、江达县汪布顶乡两个整乡推进扶贫乡。目前2006年的投资项目正在有序开展当中,左贡县完成了罗堆通600亩核桃、石榴等经济林的种植,发展藏鸡养殖210户。昌都地区还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先后组织94个地直和区直、中直、企事业单位、驻军部队扶持37个乡镇,...
- 德格县春耕备耕工作安排部署到位二是加强对14个农业乡镇开展春耕备耕的宣传工作,积极推广条播、窝播等先进的播种方式。三是落实蔬菜大棚建设,开工建设汪布顶乡西巴村蔬菜大棚。目前,该县储备青稞良种18吨;豌豆种子6吨;蔬菜种子120斤;各种化肥92吨;农药4吨;地膜5吨;喷雾器67台。(德格县府)
- 知识青年下乡热潮再起2005年8月,柴春芽独自一人奔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汪布顶乡各麦村小学,教当地孩子学习汉语和英语。他表示,“投身于贫穷乡村的教育,纯粹是因为心灵的需要”。上山下乡不是掉价的事,部分大学生做了长期准备正在等待面试结果的梁元说,她来自河北省顺平县,从小在县城长大,...
- 责任领公益之举风行摄坛这位小有名气的摄影记者是原就职于《南方周末》的柴春芽,他于今年辞职,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汪布顶乡各麦村小学志愿支教一年。虽然在网上成为是非焦点,但相信柴春芽已抛却其他杂念,正为自己认定的目标而努力。近年来,摄影界援助别人的举动似乎从未间断过。从摄影作品《母爱》一石激起千层浪,...
- 昌都5个整乡推进扶贫项目全面铺开据了解,根据自治区扶贫办安排,2007年昌都地区新增昌都县若巴乡、江达县汪布顶乡两个整乡推进项目,包括2005年的察雅县卡贡乡、2006年的左贡县扎玉镇和八宿县拉根乡在内,2007年5个整乡推进扶贫乡镇国家总投资750万元,目前已到位482万元,...
- 基层建设年:面对面解惑心贴心助农同普乡德永村、西日村与汪布顶乡燃灯村在2010年6月发生虫草资源纠纷,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两乡的地县选派干部积极同乡党委、政府一起,深入三个村摸底排查,调查了解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对策。他们组织三个村的村民集中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洽谈。在他们的努力下,...
- 书香陪伴的花样年华很多从没走出过大山的孩子们被集中到这里,接受最正规的教育,汪布顶乡燃灯村的欧珠卓玛就是其中的一位。她略带羞涩地对记者说,她最喜欢用电脑画画,在温暖的宿舍读《西游记》。而她的父辈还从未走出过乡村。据记者了解,1985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在全区公办重点中小学实行“三包”试行办法》。...-
- 与时俱进加快德格脱贫致富步伐在新村扶贫工程建设中,汪布顶乡西巴村、龚垭乡康公村的新村建设和通村公路建设现已完成,马尼干戈乡马尼村、阿须乡真隆村现正在按照“五通、三改、三建、四转变”小集镇建设的要求加紧规划建设。据了解,这些扶贫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培植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