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鲁斥资2亿元大规模植树造林...也为当地农民增添了一笔可观的劳务收入。双碾乡大有坪移民新村农民刘珍去年投资7万元购买了一台农用车常年承揽为造林专业队浇树的活儿。他高兴地对记者说:“浇水是我的致富门路哩,一年下来少则也能挣个四五万元。”(记者安玉通讯员王树盛范磊)
- 平鲁农村"八大怪"平鲁区双碾乡大有坪移民新村牛二媳妇提起这事就由不住笑。她走的时候还是从上井沟村步行了10多里地上的车,从四川回来,公交车就把她拉到了大有坪,虽说早知道上井沟全村要往这里搬,可咋能说风就是雨呢?下了车,傻了眼,都是一水的红顶大砖房。"灰货"牛二又藏着不出来,故意耍笑她。...
- 山西平鲁均衡教育调查前文提到的陈天福,在平鲁区双碾乡扒齿沟一带当了30年教师,教过上百个学生(包括他的三个儿女),但他至今没摸过电脑、永远把天天向上念成"千千向上"……他教过的学生,美术知识近乎零,"连个筷子都不会画";上体育课"就是个耍",篮球足球压根分不清;如今摆摊卖菜的儿子,最发愁给顾客找零,...
- 医改破解看病难双碾乡村民武利军去年因患尿毒症在北京解放军二五三医院住了25天院,共花费了5万多元,最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他报销了3.1万元,自己掏了不到一半。同样,陶村年仅2岁的王磊因脊柱侧弯肺炎入住北京市儿童医院,花费4.6万元,最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报销了3.08万元。...
- “城乡一体化”的平鲁启示牛井在双碾乡上井沟村住了一辈子,喝水要靠天,去县城要走10来里地才能到公路坐上班车,看病方圆30里也找不见一个医生。如今,村里30多户村民搬到了大有坪移民新村。与其他新村一样,在这儿,牛井和其他乡亲们住上了红顶新砖房,村里有超市、卫生站、图书室,街道全部进行了硬化和绿化。...
- 王茂设:建设平安富裕和谐幸福新平鲁近年来,平鲁区十分重视城乡教育统筹均衡发展,在平鲁区双碾乡寄宿制小学和李林中学,王茂设详细了解了平鲁区学校建设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小学运行情况。王茂设指出,我市正处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与时俱进推进教育改革,...
- 山西朔州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引入决策双碾乡寄宿制小学学生侯丽华说,我们原来的教室破破烂烂,校园道路坑坑洼洼,现在不光是吃住比家里还好,而且不花家里一分钱……在“全免费”的背后,是政府大手笔的投入。仅仅一年多的时间,3.2亿元财政资金投向平鲁教育。正如“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所提出的,...
- 绿跃金沙滩——转型跨越发展的朔州路径对此,在平鲁区双碾乡上井沟村住了将近一辈子的牛井是最大的感受者。他说,过去喝水要靠天,去县城要走10来里地才能到公路坐上班车,看病方圆30里也找不见一个医生。如今,村里的村民搬到了大有坪移民新村。记者在这里看到,与其他新村一样,...
- 如何用布局实现统筹?县城与地级市是重点(图)5月6日的午后,记者站在朔州市平鲁区双碾乡泉盛庄的山坡上,感觉到风像河水一样在山谷间流动。“那就是我的旧村,”泉盛庄村支书刘宪指着对面几公里外山坡上稀疏的窑洞说。“过去种的是山坡地,虽然地多,但靠天吃饭,...
- 山西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年度任务超计划完成这所可容纳400多名学生的寄宿制小学,是双碾乡惟一的一所农村小学,全乡40多个村庄的小学生都集中在一起,由政府来包吃、包住。校长胡策介绍说,过去一村一所学校,几个年级的学生加起来不过10多人,校舍条件差,冬天里孩子们的小手冻得通红。说话间,...
- 朔州市大学生村官“接力”张广秀精神平鲁区大学生村官开展了“强村富民争先锋”活动,充分利用网络传媒、远程教育等信息平台,积极普及科技知识、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市场供求信息,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双碾乡大有坪村大学生村官集资40万元,联办优质山药育苗大棚实践基地,专门负责为大有坪村及周边群众提供技术指导、联系客商,...
- 农村娃返乡就学的背后——朔州市平鲁区推进城乡教…然而,在双碾乡由原乡中学刚刚改造一新的寄宿制小学里,学生们告别了往年冬季冰冷的教室,早早用上了暖气。高石庄乡可以算作是山西最北边的一个乡镇,在这里,记者看到,二层楼的乡寄宿制小学窗明几净,生活区干干净净,洗澡、理发、食堂等设施一应俱全。……这些学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 全国三八红旗手名单朔州市平鲁区双碾乡党委书记余晓兰山西省右玉县杨千河乡南崔家窑村村民韩培英忻州市妇联主席刘婷芳山西省神池县县长马变梅忻州市工商局财务科科长高奇英山西省吕梁市妇联主席王辉山西雪恩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凤莲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吕梁市分行行长黄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