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旱灾害频发凸显水利“短板”这是2010年2月10日,广西东兰县三弄瑶族乡三合村的村民背水回家。这是2010年4月2日,广西凤山县平乐瑶族乡谋爱村村民从山洞中背水回家。这是2010年3月28日,广西天峨县八腊瑶族乡的群众在修建水柜。...
- 不让一名群众没水喝(旱区饮水)在东兰县三弄瑶族乡三合村集中供水点,各色水桶排成了长龙,来自南丹县消防中队的王越川拿着水枪往水桶里注水。王越川说,尽管南丹也是重旱县,但是特旱县东兰只有1台水罐车,根本不够用,所以他们就赶来了。旱区饮水可以基本保证(专家解读)...
- 东兰小山村新建23个水柜4月15日上午,广西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大会战在东兰老区设立启动仪式分会场,三弄瑶族乡三合村弄宁屯幸运成为项目开工地。自治区副主席高雄参加启动仪式。弄宁屯地处石山,由于水源少、水柜失修,今年以来全屯23户人家全靠政府送水解决饮水难题。这次自治区支持弄宁屯计划新建水柜23个,...
- 布努瑶特色民俗迎宾客布努瑶群众在表演“套鸟”(3月30日摄)。广西东兰县三弄瑶族乡近年来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当地布努瑶群众表演的打铜鼓、拉牙、顶杠等特色民俗展示活动成为民俗旅游的新亮点,每年都吸引上万名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 山区孩子终于喝上干净水--信诚人寿深入广西东兰举行“...在三弄瑶族乡中心小学,信诚人寿捐赠的新乒乓球台前挤满了开心的孩子,而一同捐赠的大米和蒸饭机则让孩子们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在东兰县安娄小学,除了捐赠新文具外,信诚人寿还为学校新建了一个储水柜,有了它孩子们今后将能喝上清澈干净的水;在一次泥石流中,...
- 东兰廉政长廊促廉政近日,东兰县三弄瑶族乡召开红水河百里廉政勤政长廊创建动员会,以板兰村、双苏村作为红水河百里廉政勤政建设长廊创建工作的示范点,带动全乡其他村的创建工作。这是该县创建红水河百里廉政勤政长廊的一个缩影。红水河全长1000多公里,在东兰境内流程115公里。该县多数乡镇在红水河两岸,...
- 东兰全洞村党员群众义务修路连日来,在东兰县三弄瑶族乡全洞村的村级公路上到处都看到党员、群众维修公路的繁忙身影,这是该村党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实实在在的为民办事的一个缩影。进入汛期以来,强降雨天气造成了三弄瑶族乡全洞村村级公路多处塌方,涵洞堵塞不通,路面凹凸不平、泥泞不堪,...
- 构筑结核“防火墙”东兰县三弄瑶族乡双苏村的韦国英是老结核病患者,以前服药总是吃吃停停,多次反复,成了耐药性结核病人。疾控专家认为,按照DOTS策略要求,像韦国英这样的结核病病人,必须在医生面视下完成6个月的服药治疗。然而,老人所处的环境地势崎岖,这样的治疗显然不现实的。...
- 10年投资4万亿兴修水利(图)这是2010年2月10日,广西东兰县三弄瑶族乡三合村的村民背水回家。近日,罕见大旱之下,北方的水利设施又在经受严峻考验。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的水旱灾害,近年又进入一个多发期。这一轮极端天气再次提醒,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 广西电台教育生活广播向东兰县捐水广西广播网3月27日消息(记者黄莉华)广西电台教育生活广播组织开展“心系旱区,让我们一起度过难关”爱心送水行动。第一批募集到的1000桶饮用水运送到了旱情严重的河池市东兰县三弄瑶族乡,缓解了当地群众暂时的饮水困难。
- 水旱灾害频发凸显水利“短板”姚晨离婚这是广西东兰县三弄瑶族乡三合村的村民背水回家(资料照片)。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的水旱灾害,近年又进入一个多发期。近期,罕见大旱之下,我国的水利设施又在经受严峻考验。这一轮极端天气再次提醒,...
- 东兰打造文化大县初显雏形目前,全县有壮族山歌剧团、夕阳红艺术团、三弄瑶族乡三合村艺术团等10多个民间文艺团队以及书画协会、摄影协会、文化广场健身舞蹈协会等文艺协会,群众性文化活动发展态势良好。精品创作丰硕。该县加强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培训,认真实施精品创作工程,每年创作文艺节目均达2台以上,...
- 东兰:创建红水河百里廉政勤政长廊见成效近日,东兰县三弄瑶族乡召开红水河百里廉政勤政长廊创建动员会,以板兰村、双苏村作为红水河百里廉政勤政建设长廊创建工作的示范点,带动全乡其它村的创建工作。这是该县创建红水河百里廉政勤政长廓的一缩影。红水河全长1000多公里,在东兰境内流程115公里。该县多数乡镇在红水河两岸,...
- “如果能修一条抗旱路,自去年8月份,广西东兰县三弄瑶族乡的蒙志刚就不再外出打工了,他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挑水给家人喝!而立之年的他,力壮如牛。不过,他两天才挑一次水,不是他懒,他是怕新找到的水源枯竭。“家里的玉米快吃完了,不能再断了水,必须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