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党建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生动实践在三合镇堰河村毛坪组,记者见到了五十多岁的村民潘家齐,他牵着两个小孩,一个叫潘军浩,一个叫潘宇航,都是他的孙子。说起他的孙子,老潘心里有道不完的苦水。由于大儿子二儿子都带着媳妇外出打工,...-
  • 李金声――浓墨重彩绘人生如:在得知三合镇三合村农民张守福家中母亲年老多病,并且本人身有残疾,家中无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嘱咐施工人员义务为其硬化宽2米的道路35米;在近几年的村道硬化过程中,在资金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先后为石灰窑乡宜麻村、石灰窑村,洪水泉乡北岭村、井尔沟村、硝水泉村、马圈村,...-
  • [十大民生]留守儿童的快乐暑假眼前的这个女孩叫刘铭,家住三合镇石龙村九社。刘铭的爸爸妈妈远在贵阳打工,大部分时间,这个12岁的女孩都是一个人独自生活。尽管身边没有父母的陪伴,但天性乐观的刘铭常常把笑容挂在脸上。然而,她毕竟只有12岁,夜晚降临的时候,独自面对空空荡荡的房子和漫长的黑夜,...
  • 五味子专业合作社:带动延边州8县市发展金万洙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2004年在东盛涌镇和三合镇承包了22公顷土地,开始着手五味子示范基地建设和五味子销售,累计完成投资200余万元。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井市长白山五味子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月24日,合作社现有社员35人,社员出资总额155.5万元,其中,...
  • 江油一男撞人致死19小时后女儿陪他投案自首据徐某交代,他24日到三合镇喻观村的女儿家走亲戚,晚上骑驶摩托车回家途经案发地点时,不慎撞倒了一位走路的老人,伤者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由于当时心中万分恐慌,徐某便怀着侥幸心理弃车逃逸,却又不敢回家,只好躲在自己房后的树林里过夜。“那个老人伤势怎么样呢?...
  • 刘德塔:一个佛山港商的工业救赎2008年,刘德塔与人合伙在台山市三合镇办起了这个有机果园,专门种植火龙果。果园采用无污染纯天然的农家肥,利用水力落差原理浇灌。但是这一回归自然的传统种植产业,正不断地经受着来自生产、流通、市场等各方的挑战。2003年,有机蔬菜以昂贵的价格进驻佛山超市,...
  • 遵义县工业撑杆撬动农业现代化市场态势的熟知让三合镇长青村村民张国平种植的蔬菜总能卖出个好价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准入是一切产业的发展前提。马克思曾经将工业产品进入市场这一个工业产业的必经环节形象地比喻为“惊险的一跳”——跳过去就能显现价值,跳不过去就跌下万丈深渊。...-
  • 璧山县三合镇:农家书屋深受村民欢迎讯(通讯员何剑徐达琴)“现在好了,我在农家书屋里想看啥书就可以看到啥子书,各方面的科技书籍都有,自从农家书屋办起来后,我一有空就到书屋来看一些种水果这方面的书,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很多原来不知道的技术,使我懂得了如何施肥、如何嫁接、如何管理,说实在的,...-
  • 重庆璧山餐饮商会收购滞销花椒解农户之急眼下正是花椒采摘的最佳时节,然而重庆市璧山县三合镇的椒农曾大爷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曾大爷家今年种有花椒10多亩,虽然产量不错,可他一直看不到收购商上门来收购,卖不出去的花椒让曾大爷感到十分着急。犯愁的不只是曾大爷一人。今年夏天,璧山县三合镇花椒迎来大丰收,...-
  • 甘肃:和政全力铺设致富路同时,县上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实施43个项目,在13个乡镇的31个行政村修建村内巷路,现已完成三合镇、马家堡、罗家集等乡镇的村内巷路13.5公里。至目前,全县修建县乡公路12条、144.3公里,村道53条、304.9公里,使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310条、983.1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水泥路),...
  • 让边疆群众生活更美好6月27日中午,龙井市三合镇三合村60多岁的朝鲜族孤寡老人李太洙按响了报警器。三合边防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到了他家。李太洙躺在炕上说:“我家西山坡还有2亩多地没有锄草,我实在是干不动了,你们帮帮我吧。”当天下午,派出所教导员王泽强便带着几个民警,头顶烈日,清除了地里的杂草。...-
  • 冬小麦陆续开镰收割平安2220亩土地复种饲草...促进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在夏收前,平安县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项目村,对饲草复种项目户技术培训,使种植农户基本掌握了种植品种的技术操作规程,截至目前,巴藏沟回族乡、平安镇、三合镇等乡镇已发放豌豆种子12吨、燕麦种子7.5吨,预计8月上旬复种全面完成。(-
  • 村庄靓了村民笑了上半年,已有海宴镇石材村、飞沙村,水步镇祠社村、南安村、潮波村,广海镇莲华村、石安村,三合镇沙坪村等8条村创建成功,另有5条村启动创建工作。海宴镇飞沙村村长麦作联告诉记者,以前村场的空地,现在建起了健身场地。以前村里到的公共厕所是大粪缸式的,现在改为新式无害化厕所,...-
  • 龙井: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龙井市三合镇一个小山村里,有座百年朝鲜族老屋,历经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整栋房子木质框架结构,均为榫卯相接,不曾用一根铁钉,让人们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典型朝鲜族传统民居。龙井是中国境内朝鲜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朝鲜族民俗文化保存也最完整,具有鲜明特色。...-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 2020 Uaedata.com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