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通渭吴湾村:“四事”助推创先争优得好评创先争优活动中,甘肃省通渭县什川乡吴湾村不断探索村级民主管理机制,提升了村“两委”的办事成效和服务水平,使“似官非官、似民非民”的村组党员干部真正成了村情民意的调研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强村富民的服务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
- 甘肃通渭什川乡:“承诺制”搭建创先争优新平台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通渭县什川乡以搭建党组织、党员创先争优平台为出发点,在全乡党员中开展服务承诺活动,为人民群众解忧帮困,深受广大群众好评。划分承诺标准,严格程序“定诺”。根据党组织职责和党员行业特点分别提出承诺标准,党组织重点在加强自身建设,争取项目实施,...
- 甘肃通渭什川乡:着力搭建创先争优新平台显成效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甘肃省通渭县什川乡明确活动主题,精心设计载体,不断创新活动方式,着力搭建“信息”、“互动”、“服务”、“实践”平台,有效助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搭建“信息平台”,营造浓厚氛围。通过设立“创先争优,科学发展”宣传专栏,编发信息《简报》,...
- 通渭建成7个“老干部春蕾图书室”连续6年组织老干部和关工委成员单位捐款6.9万元,共计购买捐赠图书5000余册,先后在什川乡八里湾、陇阳乡新寺、陇山乡任马、襄南乡马店等小学创办了6个“老干部春蕾图书室”。并为136名单亲、贫困儿童资助助学金1.52万元。(通讯员张斌牛建军刘贺臻)
- 甘肃通渭什川乡:创新“四个一”村级民主管理模式有特色甘肃省通渭县什川乡结合实际,以操作实用为出发点,以建立和谐村组、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闯出了“四个一”的新路子,形成了村级民主管理的特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度创新,一本好手册规范民主管理。针对村务财务公开不健全的问题,制定了《村务公开暂行规定》;...
- 什川乡:农民巧种协作田近年来,什川乡每年外出经商、打工的农民不少于5000人。这些外出的农民顾不了家,致使家中部分农田闲置,甚至撂荒。与此同时,一些有技术善耕种拥有农机的农户,却因土地少造成农机闲置、经济收入低。为此,那些想外出“淘金”的农民,主动与本村的种田大户“联姻”,将责任田委托给种田大户代耕种、收打,...
- 甘肃通渭什川乡:构建“三动模式”助推农村党员致富甘肃省通渭县什川乡为积极发挥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作用,着力构建“三动模式”助推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增强了农村党员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提高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的向心力、战斗力。基地带动。...
- 甘肃通渭什川乡: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富民实践中创先争优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甘肃省通渭县什川乡紧紧围绕“创业富民当先锋,服务发展做表率”这一主题,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工程,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村官争做创先争优的好“村官”。积极引导,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情。坚持组织引导与典型带动相结合,...
- 保护古堡刻不容缓行走“千堡之县”宋代时,为了实行对陇右地区的有效统治,朝廷先后在县域内修筑鸡川寨城(在今鸡川镇司家川村)和檫珠谷大堡(在今什川乡古城沟村)。元明时代,地方官民饱受兵匪侵扰,寨堡的防御功能越发明显,因此数量大为增加,而且地方官员也将修筑寨堡作为一项要务来抓。万历年间,...
- 什川乡村村建起“党员样板田”(通讯员赵世军)盛夏,通渭县什川乡什川村,黄芩苗绿油油一片,一棵杂草都没有,连地头都拾掇得干干净净,地头上还竖着一块“党员样板田”的牌子,这是该村党总支书记雷平顺推广的“样板田”。目前,像什川村这样,全乡16个村都建起了“党员样板田”,已经发展特色种植1.2万多亩。近年来,...
- 甘肃的哥候选全国见义勇为好司机魏永生系兰州市皋兰县什川乡长坡村人,1995年从事出租汽车营运工作。2009年9月14日清晨5时许,他按约将什川中学杨金霞老师送往什川,途经城关区盐什公路小达子坪路口时,发生山体滑坡堵住道路,魏永生欲掉车头绕道行走。魏永生从倒车镜中发现滑坡埋压了三轮农用车。...
- 兰州今秋水果很金贵皋兰县什川乡的果农王师傅告诉记者,今年并不是哪一种水果贵,而所有的水果价格都高于去年。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年不正常的天气和多种自然灾害造成水果整体减产,从而造成价格的走高。“远的不说,光前10天左右的那场冰雹就让本来就不多的苹果再次遭灾,让苹果价格一下就起来了。”王师傅说,...
- 梯田建设,镇政府撇开村民“自说自话”另外,和马营镇相邻的什川乡,地形、土地坡度等梯田建设基本情况与马营镇相差无几,当地乡政府在梯田建设中,对农户每亩收费为150元。马营镇一名村民告诉记者,虽然每亩相差50元,但每家修整几十亩山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