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岷县群众受益“村村通”岷县秦许乡扎那村包大爷高兴地念叨着最新的低保政策。这是岷县“村村通”工程实施后,群众们通过直播卫星电视得到的信息。至目前,全县18个乡镇建成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站点999个,全面完成39035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安装及数据录人工作。在“村村通”工程实施过程中,...
- 兹巴力禅:维护民族团结的楷模今年66周岁兹巴力禅,是岷县秦许乡庞家寺第五世活佛。现任市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县人大代表,市佛协副会长、县佛协会长。多年来,兹巴力禅活佛在当地党政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一直致力于发展当地藏汉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关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在为当地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 中国当归隐患,药材中现“瘦肉精”3月11日,南方周末记者从岷县县城前往秦许乡采访的路上,空气中弥漫的硫磺气味几乎令人窒息。路边两旁的药农院子中,几根竹竿、一片塑料薄膜搭起的熏硫棚随处可见。上百斤的当归扎成几捆直接搁在棚子里,经过高温蒸发的硫磺,混合着水蒸气,氤氲四溢,...
- “三举并措”促岷县廉政文化活动异彩纷呈今年,秦许乡利用传统的“二月二”庙会举办的首届“廉政杯”书画暨民间艺术作品展、十里镇举办的“廉政杯”农民书画艺术展就颇具影响,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尤其是维新乡利用举办第二届铁城文化节的时机,西寨镇结合传统庙会,采取文艺演出的形式,...
- 定西市委统战部、市宗教局慰问岷县统战人士慰问组一行首先来到定西市唯一一所藏传佛教寺院,位于岷县秦许乡的吉祥寺慰问,慰问组与寺院住持、市政协委员兹巴力禅活佛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和询问他的身体状况,并参观了寺院正在建设中的大殿。慰问组要求该县要继续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支持与管理,...
-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继续加大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建设其中乡镇建立马铃薯生产基地3500亩,分别是麻子川乡1000亩,秦许乡1000亩,闾井镇500亩,申都乡500亩,锁龙乡500亩。另外积极引进种薯企业在岷县建立马铃薯生产基地,共建成种薯生产基地2800亩,其中:定西市旱农中心在闾井镇建成1000亩种薯生产基地,...
- 岷县200多名科技人员从源头上保证道地中药材品质秦许乡泥地族村村民陈作林在技术人员的悉心传授下,种植中药材已经有了一整套方法。他说:“中药材种植有了农技人员的指导,农民增强了种植的信心。”目前,下派的科技人员奔赴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县上还成立了农业生产督查组,...
- 岷县建立补助“绿色通道”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这是岷县秦许乡扎那村农民包喜中在领取各项惠民补贴时作的“打油诗”。岷县坚持以民生为重,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着力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广大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岷县采取多种方式,...
- 甘肃首设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每年筹400-500万“标准化种植,我们不仅可以得到政府的资金和化肥等种植补助,更重要的是通过标准化种植出来的药材品质好,能卖上好价钱”岷县秦许乡红崖川一名当归标准化种植户这样说道。集约化生产农民迅速致富对于甘肃普通中药材种植户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药贱伤农”,...
- 提标准降药价抓医风岷县医改破解农村看病难秦许乡泥地族村78岁的五保老人赵俊,患有慢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三十年,咳嗽,气喘,不能行动。五保老人补助办法实行住院全免费后,使他多年的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他脸上有了少有的笑容。在医疗合作报销病种上,岷县对全县参合农村孕产妇正常住院分娩所发生的医药费用,...
- “岷归”产业化发展调查记者在岷县采访,秦许乡包家族40多岁的农民叶中侠,这个皮肤黝黑、浑身是劲的汉子一边在铺好的地膜上忙着“钻洞”种药,一边欣喜地向记者说:“现在国家对我们药农是越来越关心,惠农的好政策也是一茬接着一茬,如果遇上好年景,一亩当归地能收入四五千元哩!”...
- 岷县:通村公路“通出”农民幸福路位于秦许乡的包家沟村交通闭塞,路难行。随着通村公路工程的实施,村里有了宽敞平坦的公路,从村里到镇上只需要十几分钟。村里有的人外出经商,小汽车都能开到自家门口,原本沉寂的村子一下子热闹起来。过去“农闲”时农民互相串门闲聊,现在路通了,...-
- 秦许乡举办第二届“廉政怀”农民书画展为了促进廉政文化进农村,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时代精神,丰富群众生活,发现培养一批乡土艺术人才,近日,岷县秦许乡举办了第二届“廉政杯”农民书画暨民间艺术作品展。“二月二”庙会是该县最大的春台庙会,四邻八方群众都会来这里赶庙会,赶庙会的群众达5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