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着头皮帮朋友突发意外没人管李梅是尖扎县人,几年前,到陕西打工,并认识了来自民和前河乡的张强(化名)。由于老乡这层关系,李梅和张强走得比较近。张强已经33岁了,仍没有女朋友,家里人特别着急,数次叫张强回家,给他介绍女朋友。对此,张强很是苦恼,谎称已有女朋友。春节前,...
-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378台农机具全力助春耕不一会儿,前河乡卧田村村民已办完手续,开车出发了。年过40的马姓村民高兴地说:“有了这样的农机具,庄稼活里的犁、打、耱都全了,种庄稼再也不发愁没劳力了,真好!”据了解,该县丰收农机公司自2007年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以来,为全县投入农机具3000多台,...
- 民和县官亭中心卫生院引资60万修建住院楼...可同时解决60名患者的住院治疗问题。民和县官亭中心卫生院距县城88公里,服务人口约11万,服务半径约30公里,辐射乡镇有中川乡、杏儿乡、甘沟乡、满坪镇、前河乡、化隆县塔加乡、循化县孟达乡和甘肃省积石山县的部分乡镇,其中以土族、回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为主。(作者:刘贤德)
- 重病少年渴望重返校园:民和地税局为两名学生捐款...为他们送去了一份春天般的温暖。得知前河乡9岁姑娘王海芳和古鄯镇14岁少年李永强患重病无钱治疗后,民和县地税局工会在全局内发起“少抽一包烟、少喝一杯酒、少买一盒化妆品”的捐款活动,全局56名职工积极响应,在短时间内为患病的两名学生共捐款3340元,延续了爱心行动。(作者:赵俊杰)
- 载着党和政府的关爱之情棉农专列出发之前“甘沟乡”、“前河乡”、“隆治乡”、“马场垣乡”、“松树乡”……晚8时许,海石湾车站广场内,在各乡镇的牌子后面,农民工们排队等候。大庄乡高兴湾村村民马孙吉显得很兴奋:“我第一次出家门,村里有很多人都长期在新疆务工,收入很不错,我也想趁着农闲,...
- 《9岁女孩呼唤爱心》一文追踪:王海芳的医药费告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前河乡丰一村9岁的病重女孩王海芳,在众人的帮助下,住进了医院,但医药费不够很可能让她失去继续治疗的机会。4月2日,记者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王海芳,她全身浮肿,呼吸急促。王海芳的父亲王玉成说,...
- 采棉归来喜洋洋但在前河乡丰二村的喇四十六夫妇就给了我们最好的见证。12月1日,笔者在丰二村村主任朱永祥家见到了他,一身的朴素着装,一脸的憨厚老实。而就是这位世代居住大山深处的农民,2005年以来就在新疆石河子兵团采棉,不仅富了自己,还带活了乡亲。他说,每年的4月份,夫妻俩就到新疆棉场,...
- 民和就业:小帆托起大舟来前河乡丰二村的劳务经纪人喇四十六夫妇,从2005年开始就在新疆石河子兵团棉田里打工,每年还带出的60多名乡亲赴疆采棉,仅去年人均采棉收入达5000余元,最高收入达到7000余元,而夫妻俩也挣回纯收入3万余元。截至去年底,全县2600余名劳务经纪人累计带动劳务输出22.45万人次,占劳务输出总量的36.76%,...-
- 穆斯林职业教育不断发展2005年1月28日,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前河乡的回族青年农民马青忠(中)与同伴学习制作拉面技术。新华社记者侯德强摄2008年2月27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单秀梅(左二)在向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葛家沟村哈萨克族妇女们教授刺绣工艺。...
- 9岁女孩呼唤爱心不管是谁,在他们心里,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把家住前河乡丰一村9岁的小女孩王海芳的生命能从病魔手中抢回。2007年6月,正在上小学的王海芳突患急性肾炎,全身严重浮肿。王海芳的父亲王玉成将她带到民和县人民医院。经检查,王海芳得的是肾炎。医生建议让王海芳到省城医院救治,还告诉他们,要是不抓紧治,...
- 民和:文体事业绽异彩该县满坪镇清泉村和前河乡台其村被省体育局命名为“篮球之村”。抓文保传承河湟文明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县辖区内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922处,其中复查634处,新发现249处,消失39处。...
- 录音报道:冬闲变冬忙建设“兴农路”...民和县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2006年开始,这个县的农村公路建设又以平均每年建设通乡公路100公里、村道硬化300公里和桥梁10座的速度发展,...以前因为工程量大、资金投入不足而迟迟不能立项的民和县前河到峡口、官亭到甘沟两条农村公路被纳入了重点建设项目之中。...
- 民和投资5057万元开工建设六条农村公路...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巴州镇至李二堡镇、古鄯镇岘子村至隆治乡白武家村、满坪镇浪塘水库至转导乡牙洒村、马营镇大滩村至前河乡浪尾、西沟乡东沟桥头至牛圈沟、李二堡至新民等6条农村公路正式开工建设。...来,民和县相继修建了硖门至西沟、前河至峡口等一大批重点民心...
- 采棉归来――民和采棉群众采访小记前河乡丰二村的喇四十六夫妇说,到了每年的4月份,夫妻俩就到新疆棉场,开始在棉田里做打药、除草,还做采摘番茄、葡萄等农活,到金秋采棉季节,自己回到家乡带上60余名乡亲赴疆采棉。今年他带出的60多位乡亲人均采棉收入达5000余元,最高收入达到7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