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山:打造省会生态屏障创生态与经济双赢路平山镇南西焦村齐孟海承包的1500亩荒山栽植核桃后,如今每年都有二三十万元的收入,昔日的荒山坡变成了“聚宝盆”。而平山“人均一亩核桃树”的发展目标,将使47万平山人民的增收饭越吃越香。被誉为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
- 人民日报:公民基本权利不能被“合法”伤害近日,媒体报道哈尔滨有一座“被遗失的村庄”——阿城区平山镇青龙山村400名村民,因修建西泉眼水库和移民安置等原因,13年没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证件。哈尔滨市随即成立了调查组。调查组认为,移民办与动迁户都签订了协议,各项补偿补助也逐户兑现,...-
- 哈尔滨水库移民自主回迁村民无政府失合法身份青龙山村原隶属尚志市帽儿山镇,1992年划归阿城市平山镇。也就是在这一年,由于修建西泉眼水库的需要,和其他几个村的近两千户村民一样,青龙山村的一百多户人家也面临着整体移民搬迁。不同的是,青龙山村的搬迁颇费了一番周折,主要是村民对补偿标准不满意,并展开拉锯战,...-
- 玉林首个有机米生产基地在兴业建成兴业县龙安镇的新塘村、大平山镇的扬村,这里的1000亩农田自从2009年开始申请有机认证开始,每年都对田地的土壤、灌溉水、生活用水进行检测,近日国家认证机构正式出具证明:该基地确实符合有机种植条件。...-
- 河北平山:人均一亩"摇钱树"史雷)一场暴雨过后,河北省平山县平山镇米西冶村核桃基地管护队队长米元来,急匆匆赶到村南山坡上的千亩优质核桃基地,查看受损情况。在一层层梯田里转了一圈,米来元长出一口气,风雨虽急,却没有造成什么损失。“这可是俺村的摇钱树,马虎不得!”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
- 哈尔滨青龙山村村民户籍被封锁村庄似原始部落刘春鹏介绍,当年平山镇已经为村民们办理了户口迁出手续,青龙山村也已在行政版图上消失,因此这些依旧生活在平山镇范围内的村民不归平山管。村民们认为,当年的搬迁安置补偿不合理,安置措施不到位,他们在安置地无法正常生活,这才被迫返回到原来的村庄继续耕种土地,...-
- 兴业:龙头企业成为增收“火车头”(记者骆怡通讯员何少凤)7月21日,兴业县大平山镇黄金桔种植基地,一眼望不到边的桔树枝繁叶茂,长势喜人。这个基地是兴业县春茂农牧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起来的,面积3500多亩。在龙头企业带动下,黄金桔产业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新亮点,为农民持续增收开辟了新路。...-
- 玉林:奏响和谐共荣“城乡协奏曲”在兴业县大平山镇,以农业龙头企业春茂集团为首的众多非公企业将这里几乎打造成为一个工业园区,共吸纳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上千人。此外,玉林的另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提倡并施行全民创业计划。该市专门出台《加快全民创业的实施办法》。...
- 金海燕:谁为移民的十年苦难承担责任?哈尔滨市阿城区平山镇青龙山村百余居民十几年前因支援建水库搬迁,青龙山村被撤销。此后,村民因在异地无法生存又重返家园,却从此失去的作为中国公民的合法身份,无法外出打工、上学,无法结婚。此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终于得到了政府回应:“村民返迁属于违法行为”,...-
- [鹿寨县]6000台农机闹“双抢”保丰收8月2日,在平山镇孔堂村大脉屯农民陶素爱的稻田里,联合收割机正忙着收割早稻。陶素爱说,与往年相比,如今他们村的“双抢”都是机械化了。陶素爱种有11亩的早稻,家中孩子们也都在外工作,只有自己与老伴两个劳力,于是,也开始了她的机械化收割之路,这下可省事多了。...
- 鹿寨“土地法庭”成功仲裁一起土地纠纷案7月26日,鹿寨县平山镇大阳村大洋坪二屯的谭元生与大洋坪三屯谭新荣的一宗土地纠纷案,得到鹿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委员会下达裁决:申请人谭元生享有之前有争议的1.1亩水田经营权,同时,被申请人谭新荣把之前有争议的1.1亩水田退还谭元生耕种。...-
- 百余“黑户”令现代都市尴尬阿城区平山镇党委副书记刘春鹏表示,造成青龙山村村民没有户口的有两种情况,一是当时移民时没有迁出户口,二是迁出后没有落户的。刘春鹏告诉记者:“当时因西泉眼水库建进行补偿和迁移工作结束后,部分村民发现很多耕地没有被库区淹没,又回去耕种。另一部分村民认为移民补偿不合理,又返回迁出地。...
- 平南交警送车管服务下乡7月28日,平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民警带着电脑等设备,深入平山镇为山区群众办理摩托车入户手续,受到车主欢迎。(宋朝文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