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家人失散27年80后女孩网上寻亲感动网友吴新文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马屯镇(原吉科镇)山岔村人,养父说她的生日是1983年农历七月初七,胳膊上还有块胎记。1983年,山岔村村民吴凤会从大同煤矿抱养了她。她只有一些零星的线索,知道自己有一个姐姐,父母都是大同煤矿的正式职工。吴新文说,她的养父母是近亲结婚,养父有癫痫病,...
- 过量施氮肥地球很受伤2004年,河北枣强县马屯镇紫龙村里,几乎所有的棉农都很伤神:棉田里大部分的棉株,都害了枯黄萎病,严重的已经成片死亡。村里一个叫安金磊的农民,他的棉田始终绿油油,产量不减反增。最牛的是,他的棉田从来不打杀虫剂。有人到他的棉田取经,发现他的棉田和别人的不太一样。安金磊的棉田,...
- 河北枣强8000新型农民催生"链条经济"枣强县马屯镇北仓口村农民刘世忠靠养殖狐狸、貉子、水貂发了家,带动村里60%的农户发展起了特色养殖业,全村的狐、貉养殖规模由过去不足300只,发展到现在已有1.6万余只,户均增收4000余元,成为闻名全县的特色养殖专业村。枣强县有36万农民,其中有一技之长的达8000多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
- 河北吴新文求助本报山西寻亲亲生父母,你们在哪里?吴新文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马屯镇(原吉科镇)山岔村人,一九八三年农历七月初七出生的(养父告诉她的),她是由同村吴凤会从大同煤矿抱来给其养父母抚养。根据吴凤会讲,吴新文的亲生父母是山西大同煤矿的正式职工,她的上面有个姐姐,在她七八岁的时候,...
- 沈长在:巧用嘴皮赚“活”钱河北枣强县马屯镇沈家村的沈长在以前当过施工员,并练就了一套能说会道的本领。90年代后,当地的种植业发展迅速,于是他开始利用自己的优势,给一些外地到村里买树种、苹果的客户当中介人,每年都有几千元的收入。开始的时候,有外地客商到村里收购树种或其他农产品的时候,...
- 《老人走失淋雨挨冻枣强好人迎进家门》后续:流浪到枣强...16日下午,已经离开家19天的老人一见到陈兆海,就马上抱住他哭了起来。陈兆海看到母亲在马屯敬老院受到了很好的照顾,拉着敬老院院长张玉芳的手不停地说:“多亏了枣强的好心人啊。要不是有你们,我们母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团聚,实在是太感谢你们了。”
- 抓好“六大工程”河北省枣强县再添4500亩绿地他们以枣强镇的宅城大方、大营镇的张米大方、张秀屯乡的秀屯以北大方、马屯镇的魏广路以北枣清路以西大方为重点,按照东西路一路两沟两行树、南北路一路两沟四行树的模式新建农田林网。对大广高速公路的绿化美化实行高起点规划、大规模造林作业,...
- 河北枣强回应“拉闸限电”:将确保居民生活如常22时左右,记者又驱车来到距离县城北10公里处的马屯镇张仓口村,据该村村民张广雪介绍,现在村里供电正常,水、电都有,听说县里高耗能企业都关了,要确保农村农业居民用电。枣强县节能办负责人李红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21日上午,...
- 孟津县国税局公开向纳税人述职述廉麻屯镇72家企业负责人听取了汇报会,对马屯镇国税分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进行了综合考评。对推进审批改革,提高行政效率;推行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规范服务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加强行政监督,确保政令畅通等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状况提出自己的评价。在综合考评中,...
- 大学生毕业多选“非转农”深层次社会问题暴露可是他却选择了一条与常人迥异的道路,2000年,他回到老家枣强县马屯镇东紫龙村,承包了40多亩贫瘠的土地,开始了他的种植试验——不使用方便轻巧的化肥,他却从附近的藁城等地的养鸡场买来鸡粪;不使用除草剂,40多亩地全部用人工除草,而且要留一些,涵养水分;...
- 安金磊:绿色自然农耕者河北省枣强县马屯镇东紫龙村人,一个用生命真诚对待土地和庄稼的有机农人,同时也是一位学养渊博的有机哲人。他原本农业科班出身,从一家现代化的国营农场辞职后,开始了他梦想的自然农耕的实践。他所承包的40亩地,从来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甚至不浇地。他的理念:自然的土地是最科学的土地,...
- 攀爬变压器陌生男子一命亡死亡男子系变压器窃贼本报衡水电(通讯员李爱华记者孟宪峰)5月26日清晨,一名陌生男子死在枣强县马屯镇西青花村外的一台变压器下,(本报5月27日报道)5月30日,记者从枣强县公安局获悉,5月26日即抓获陌生男子的同伙,经其供认陌生男子是在偷窃变压器时触电身亡的。原来,案发以后,...
- 河北“先锋农民”安金磊另类的“农业哲学”安金磊今年36岁,曾是他的家乡枣强县马屯镇东紫龙村不多的几个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年轻人。14年前,他从衡水农校毕业,分配到当地一家国营农场当技术员,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在此之前,他一直上学,父母是小商人,家里只有三亩地,没让他干过农活。第一次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