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住绿,就留住了幸福不独鲁朗,林芝镇真巴村村民巴鲁说,以前大家都靠伐木为生。生态专家指出,林芝这块绿对西藏乃至全国和东南亚地区发挥着重要的气候调节作用。原始森林一旦破坏,再想恢复就是千难万难的事。对于林芝,绿就是一切。上世纪90年代末,西藏对林区全面实施禁伐。近年来,...
- 林芝县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农牧业科技含量今年,林芝县进一步扩大了玉米、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种植面积,在八一镇、林芝镇等乡(镇)25个行政村种植玉米8033亩,涉及农户811户、4352人,在米瑞乡玉荣增村、通麦村等种植紫花苜蓿1773亩。县政府还投入117万元为群众补贴购置农用物资,...
- 东莞重点帮林芝打造“造血”工程在2015年前,林芝县将把林芝镇、百巴镇建设成为特色旅游城镇。广东将在林芝援藏项目投资4亿多元根据人大会议的统计,“十一五”期间,广东对林芝县共开工援藏项目60多个,已完成的项目包括更章乡娘莎村小康配套建设项目、八一镇加乃村文化活动场所项目、米瑞乡农贸市场建设项目等,...
- 林芝县特色精品农牧业增加群众收入2008年,林芝县进一步扩大玉米、紫花苜蓿为主的饲草种植面积,在八一镇、布久乡、米瑞乡、林芝镇、更章乡25个行政村种植玉米8033亩,涉及农户811户、4352人。????蔬菜生产基地效益明显。去年,林芝县委、县政府经过调查论证,因地制宜,科学决策,拨出专款22万元,...
- 2008年西藏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林芝县林芝镇群众在使用大型机械收玉米。记者麦正伟张明海摄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提升开放层次,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林芝:“桃花节”的故事还在继续……特意从林芝镇赶到现场观看赛马比赛的巴桑乔对记者说,他以前也是一名骑手,如今年纪大了,骑不了马了,但不管哪里有赛马比赛,他都会到现场感受那种能使自己心血澎湃的气氛。赛前,...
- 安居工程引领农牧民过上现代文明新生活...男人们则忙着赚钱,想再为家里添置新的家电。”林芝县林芝镇真巴村的妇代会主任巴鲁说。在拉萨、日喀则、那曲等地,50%的农牧民通过安居工程实现增收,安居工程已成为近年来这些地区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动力。
- 林芝县八一镇副镇长普巴:“是党培养了我”亲历伟大实践1978年,普巴出生在林芝县林芝镇的一个普通小村庄。在林芝县小学毕业后,1992年,14岁的他就考上了第八批内地西藏班——江西省南昌市第17中学西藏班。回忆起在西藏班接受教育的经历,普巴深有感触地说:“改革开放以后,...
- 林芝县快速发展特色产业科技含量更高更环保投资10万元在林芝镇、布久乡、米瑞乡完成542头犏牛改良任务。投资8.6万元在布久乡机场路沿线和百巴镇种植油菜2400亩;米瑞乡千亩脱毒马铃薯种植工作顺利开展。????在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
- 暖风轻拂八方客桃花笑红三月天林芝县百巴镇、八一镇、林芝镇、鲁朗镇、更张门巴民族乡、布久乡、米瑞乡,四镇三乡的农牧民盛装参与桃花节开幕式,别具一格的工布服饰、工布箭舞、“米纳羌姆”舞、“切巴博”等成为本次桃花节开幕式的亮点之一。此次桃花文化旅游节为期3天,...
- 秀美尽收林芝镇增收护林“金玉米”林芝镇的玉米田玉米大丰收依靠玉米种植提供饲料的养殖场林芝地区山岭遍布,树种繁多,森林资源丰富,曾几何时,林芝农牧民大多以砍伐树木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林芝镇也不例外。为了保护林芝镇郁郁葱葱的森林,...
- 吃菜不再难西藏林芝县实施农牧民菜篮子工程截至今年4月,林芝县“百户千棚”农牧民菜篮子工程已在该县鲁朗镇巴嘎村、贡次村、贡丁村、百木村、拉月村,林芝镇真巴村、八一镇巴果绕村、永久村、杰布才村,布久乡马边村、仲萨巴村、仲果村等12个行政村推广,共建大棚温室360座,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牧民吃菜难的问题,...
- 强本固基确保西藏长治久安林芝县林芝镇果绕、尼池和达则3个村112户群众参与建设的1500亩玉米就是当地万亩玉米种植基地之一,王刚来到这里考察农牧业生产情况。看到王刚的到来,正在玉米地里忙碌的藏族兄弟们赶忙拍打着身上的灰尘,纷纷走上地头。王刚亲切地跟他们攀谈起来。“玉米长得怎么样?”“再过一个月就可以收了,...
- 林芝农牧民比歌舞挖掘民间非遗财富林芝镇果绕村村民巴桑卓玛演唱歌曲《幸福》摄影:王舒据悉,通过前两届农牧民歌舞比赛的举行,林芝县的工布箭歌和工布牧歌等被发掘,当地文化部门正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来参加比赛的林芝县107名农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