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云南5个林改典型县石屏县龙武镇坡头甸村委会村民普云忠一家,以10年8000元的价格承包集体公益水源林1100亩。去年,仅采摘野生菌收入就达5万多元。面对有可能引发的乱砍滥伐等问题,石屏县开始试点和完善采伐审批。针对林木采伐控制严、审批时间长、程序复杂的现状,石屏县开展了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试点,...
- 萝卜是群众的“大人参”虽然记者到龙武镇采访时,该镇种植的萝卜的采收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在该镇的田间地头,还是会时不时地看到有晾晒萝卜条的群众,他们不停地忙碌着,但却乐此不疲。“我们这里的群众都把萝卜叫大人参,就是因为这里的萝卜种植让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那些晾在田里的萝卜条都是老百姓的钱哪。”...
- 石屏县龙武镇党委大力推进“爱心资助”为此,龙武镇党委联合中小学校负责人进村入户、走访调查、落实登记,为贫困孩子上学开启“阳光道路”,把“爱心资助”纳入党委工作日程。“关心贫困孩子的健康成长,切实帮助贫困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努力让所有学生平等接受教育”。围绕这一主线,...-
- 石屏成功申报20个非物遗产其次,在2005年至2007年期间成功申报“哨冲镇彝族传统祭龙习俗《德培好》”、“丧葬习俗”、“舞蹈《娱尸舞》”;“龙武镇传统文化《高跷》”、“彝族四弦制作工艺”,“花腰歌舞”,“彝族传统民居《土掌房》”;“牛街镇彝族舞蹈《朴喇鼓舞》”,邑碗水村“傣族民歌”,...
- 一石激起千层浪来动、扶贫帮扶等十大增收行动来实现万元增收目标;龙武镇要求全镇党员代表、团员代表、妇女代表自觉做"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的宣传者、联络人、排头兵、监督员,助推"百村千户万元增收行动"顺利实施。石屏县农业和科学技术...
- 党旗在彝乡山寨高高飘扬从2006年的人均经济纯收入不到800元到现在的1600多元,龙武镇柏木租村的党员干部,以自己质朴的方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属于彝族同胞的科学发展观,在这片远古土地上点燃了新的希望,在带领群众致富的道路上写下了刚劲的一笔,在基层党员奉献走廊上留下了清晰的足迹。群众笑容在这里绽放初冬的早晨,...
- 花腰彝族祭龙祈福龙武镇慕善村是花腰彝族聚居的村寨,正月十三举行祭龙活动时,女子舞龙、男子舞狮,长长的队伍敲锣打鼓走在盛开着金黄色油菜花的乡村小路上,美不胜收。原生态歌舞点燃激情正月十三这天,要数龙武镇左白冲村的祭龙活动最为隆重。...
- 石屏惊现水中新生物疑似“水中国宝”桃花水母石屏县龙武镇龙武村的一个水池里,最近突然出现了一种当地人从未见新的生物,有人拍照后在网上检索对比后称:很像被称为“水中国宝”的桃花水母。目前,发现这种生物的水池也被要求保护起来。...
- 石屏发现水中新生物通体透明疑似桃花水母石屏县龙武镇龙武村的一个水池里,最近突然出现了一种当地人从未见的新生物,有人拍照后在网上检索对比后称:很像被称为“水中国宝”的桃花水母。目前,发现这种生物的水池被保护了起来。...
- 林改让农民住上新房龙武镇坡头甸村委会村民普云忠以10年8000元的价格承包集体公益水源林1100亩,去年仅采摘野生菌收入就达5万多元。去年,全县实现林果产值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15元,预计到2012年全县将实现林果产值5.6亿元。“力争10年完成以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为主的中低产林改造150万亩,林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
- 石屏县乡镇服务站从细微处垒起民心工程地处滇南边陲的石屏县,“九分山有余、一分坝不足”,近30万各族人民散居在崇山峻岭中,山高、谷深、路险,偏远的山村,离乡镇驻地普遍都有三、五个小时的山路,山区乡镇离县城最远的龙武镇有80多公里,农民群众找政府办事,哪怕是一件小事也要用几天的时间在路上奔波。...
- 石屏县做好降雪天气情况下农作物防寒防冻工作随着冷空气南下和气温急剧下降,从3月15日19:30开始,石屏县北部山区龙朋镇、哨冲镇、龙武镇迎来今年第一场春雪。瑞雪兆丰年,此次降雪将缓解石屏旱情,增加土壤水分,有利于作物生长,...
- 石屏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建成新建坝心镇新河村村委会、龙武镇宜其达村委会、龙朋镇巴窝村委会、哨冲镇水瓜冲村委会、异龙镇鸭子坝村委会、新城乡新城村委会6个农家书屋。重点扶持8个农村文艺队演出设备,为广大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