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办学校义务教育经费被打折政策难执行引争议12岁的杜佳明(化名)是虞城县李老家乡人,2010年秋季,他的父亲在外出打工前将他送到了该县文博初中,这是一个民办学校,因为听说这个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习环境较好,不少人都将孩子送到了这个学校,按照学校的规定缴纳了460元的学杂费。...
- “三夏”工作逐渐转入夏种6月12日,虞城县李老家乡潘井村农民贾显良看着亩产超千斤的小麦,打心眼儿里高兴。王天定摄6月12日,温县黄庄镇前张庄村农民正在田间播种玉米。目前,该县41.2万亩小麦收割进入扫尾阶段,“三夏”工作逐渐转入夏种、夏管阶段。徐宏星...
- 河南“三夏”工作逐渐转入夏种摄6月12日,虞城县李老家乡潘井村农民贾显良看着亩产超千斤的小麦,打心眼儿里高兴。王天定摄6月12日,温县黄庄镇前张庄村农民正在田间播种玉米。目前,该县41.2万亩小麦收割进入扫尾阶段,“三夏”工作逐渐转入夏种、夏管阶段。徐宏星摄
- 河南虞城补贴良种已“冒芽”品种远超规定数量该县李老家乡三官庙村支书杨彦超介绍,今年全村一共播种小麦2700多亩,其中2200亩种的是周麦22,剩下的品种有漯麦8号、矮抗58、西农979等。“西农979的播种面积有100来亩,但是1000多斤种子拉回来后,第二天拌种的时候发现很多都"冒芽"了,最少有一半。”杨彦超说,“因为发现及时,...
- “龙卷风”突袭夏邑、虞城据虞城县民政局统计,截至昨天,虞城县黄冢乡、界沟镇、李老家乡共有8个行政村受灾,受灾人口5000人,受伤群众5人,直接经济损失500余万元。据夏邑县民政局统计,该县受灾人口10余万人,砸死2人,伤27人,...
- 领导开始点评创先争优工作“虞城县李老家乡有着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在创先争优方面也应该走在全市的前列,要争先进、创优秀,努力构建新型乡村,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2010年12月30日上午,市长助理王清辰来到虞城县李老家乡,对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点评。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各级党委对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
- 河南一学校建楼无手续被罚校长拿政府文件喊冤虞城县李老家乡李老家村的文博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校内有初中部和小学部,目前有1000多名学生。据了解,去年5月,文博学校与该县教育局签了校园合同,进行危房改造,扒掉已经成为危房的教室,又在原址上建了一栋教学楼。如今,教学楼已投入使用。然而到了今年5月下旬,...-
- 谁遮住了义务教育的公平阳光不公平的补助12岁的杜佳明(化名)是虞城县李老家乡人,2010年秋季,他的父亲在外出打工前将他送到了该县文博初中,这是一个民办学校,因为听说这个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习环境较好,不少人都将孩子送到了这个学校,按照学校的规定缴纳了460元的学杂费。而和他一个村的同龄孩子因为进了公办学校,...
- 抗旱服务队活跃虞城抗旱一线2月17日,虞城县抗旱服务队来到李老家乡潘井村的田间地头为群众浇麦,可乐坏了这里的乡亲们。正当抗旱浇麦进入关键时刻,国家为该县拨付的200万元抗旱资金到位,县水利部门立即购置120套灌溉设备,组建起抗旱服务队,...
- “清洁家园”扮美蒯庄村商丘网讯:12月27日,虞城县李老家乡蒯庄村群众张学增激动地对记者说:“现在住在俺村和住在县城没啥不一样,我看比城里还好嘞,空气新鲜,道路干净……”张学增老人说出了蒯庄村群众的心里话。今年,蒯庄村被县委、县政府定为“清洁家园行动”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示范村。...
- “泥腿子”朱新建的创业路今年46岁的朱新建是虞城县李老家乡任王楼村人,2009年开始搞无土栽培。通过近两年时间的实践,他已成功掌握了简易、高效的无土栽培技术。去年10月,在虞城召开的中国商丘第五届国际木兰文化节上,朱新建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番茄,作为新型蔬菜的典范展出,...
- 优秀小学生作文评析:说说俺的“傻”老师□虞城县李老家乡朱庙小学朱瑞初入校园,预备铃前一小时,经常遇见一位身高体瘦,衣着朴素的大男人穿梭于校园忙乎:为班级开门啦,查找室内外卫生死角啦……当得知这就是久负盛名的“傻”老师时,急忙与其他老师做比较,...
- 虞城:驻村干部为农民提供零距离服务商丘师院驻李老家乡蒯庄村工作队组织村委会班子成员、村民代表13人到民权县龙塘镇参观学习,使该村干部了解了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