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朗秋收机械使用率大幅提高省部级共建农业机械化示范项目涉及到白朗县的嘎东镇、巴扎乡、强堆乡、洛江镇、杜穷乡,总耕作面积7356亩,受益群众965户。今年秋收中,白朗县农业机械化项目区的很多农民群众第一次使用农用机械。嘎东镇巴雪村村民米玛次仁家一直因缺少劳动力而过着贫困的生活。今年8月份,在村委会的帮助下,...
  • 推广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实施地点在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嘎东镇、巴扎乡、洛江镇等9个乡(镇),实施规模为20000亩,科技成果辐射面积达30000亩以上。为了保证“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效果,自治区科技厅成立了西藏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项目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和实施小组,...
  • 丰收好季节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白朗县洛江镇洛江村农民又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图为9月18日,该村农民欧珠在收割油菜。西藏日报记者旦增摄
  • 日喀则五年解决近33万人饮水困难白朗县洛江镇农民索朗已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近日,记者从日喀则地区水利局获悉,自实施农村饮水工程五年以来,日喀则地区共解决农牧区32.9万人饮水困难及饮水不安全问题。据日喀则地区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五年以来,...
  • 西藏影像记忆之2009年2月...群众邻帮邻、户帮户,在和谐氛围中扎实推进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如今,一座座、一排排具有民族风格的漂亮新房成为年楚河畔的风景。图为该县洛江镇群众在建新房。记者巴乔摄
  • 致富能手让更多姐妹过上富裕生活在日喀则白朗县洛江镇有这样一位农民,她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富裕生活,同时靠着一颗善良的心帮助许多贫困妇女摆脱了贫困,她就是该县致富能手曲珍。曲珍1968出生在白朗县洛江镇彭果村,从小家庭贫困。15岁时,她被父母送到江孜一带学习羊毛编织卡垫、氆氇技术。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
  • 南惠高速公路19日通车5个出入口可上下泉州北位于普贤路,距离福厦高铁泉州火车站大约1公里;洛江出入口位于双阳街道武警教导队对面约100米;惠安南位于螺阳镇与洛江镇交界处(即西溪村);涂寨出入口在岩峰中学旁约200米;东岭出入口在离荷山中学约300米—400米处。除了出入口,该高速还设3处枢纽互通,...-
  • 今年上半年西藏改善民生工作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图为白朗县洛江镇农民在自家院内取水。记者巴乔摄入学就业、看病就医、医疗保险等问题,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要着力解决和改善的问题。然而,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要靠发展,没有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就会成为“空头支票”;...
  • 勤劳织就幸福生活曲珍1968年出生在西藏白朗县洛江镇,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和积极筹备,1996年,她靠自己积攒起来的6000元钱在家乡办起了这个“龙凤民族手工业纺织厂”,专门加工各种氆氇产品。????当记者问到她为什么要起名叫“龙凤民族手工业纺织厂”的时候,她说:“其实,原来不叫龙凤,是叫恰茁,...
  • 小草莓带出大产业同时进一步培育洛江镇、巴扎乡等8个蔬菜种植重点乡镇,形成日江公路沿线瓜果类蔬菜生产带和天曲河两岸根茎叶类蔬菜生产带。“今年将把内地采摘农业理念引进来,适时推出果蔬采摘节,为白朗县蔬菜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 我区各地加紧秋耕秋播眼下,在我区主要农区,农民抓住天气晴好、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加紧秋耕秋播。图为10月26日,白朗县洛江镇洛江村农民旦增用拖拉机耕地。
  • 青稞飘香访“粮仓”离开排练场地,冷不丁就到了白朗县洛江镇的属地。乡干部吉巴说,日江公路改造后,花在路上的时间大大缩短,很多农民都是骑着摩托车、开着小轿车早晨到日喀则卖菜,到了下午,就买回自家用品返回了。江孜县热索乡邦日村和白朗县洛江镇康萨村相距十几分钟车程。在邦日村次旺平措家里,...
  • 曲珍:勤劳创造新生活1968年8月,曲珍姑娘出生在日喀则白朗县洛江镇彭果村一个贫苦家庭,9岁那年开始跟着大人们在家学习普通纺织;15岁正式拜师学习手工纺织卡垫、氆氇等羊毛制品的手艺,没用多长时间,心灵手巧的她就掌握了这门手工技艺。在外学艺的几年间,...
  • 西藏种植业科研成果转化取得阶段性成效实施地点在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嘎东镇、巴扎乡、洛江镇等九个乡镇,实施规模为20000亩,科技成果辐射面积达30000亩以上。为了保证“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效果,科技厅成立了西藏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项目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和实施小组,...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 2020 Uaedata.com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