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环农业推动和田新农村建设于田县加依乡农民邓玉田建起了沼气温室大棚,收到了良好效益。于田农民邓玉田:“它有三个好处:一是用沼气给温室供暖,一年可节省煤钱400多块。二是大棚蔬菜给养羊提供了饲料,一年可省700多块钱的饲料钱。三是牛羊粪给沼气池提供了原料,每年可省300多块的原料钱。三项加起来,...
- 于田县发放"农家书屋"文化产品达212余万元领到"农家书屋"文化产品的于田县加依乡农民买买提明·卡斯木高兴地说:"这些书籍能给我提供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了,这为我们利用科学增收致富提供了条件。"据悉,此次"农家书屋"文化产品发放共涉及全县106个行政村,发放图书163134册,音响制品3392盒(个)。...
- 新疆400万农牧民住进安全新居5年内根本解决地震带住房...于田县加依乡奥吐拉加依村农民麦提卡斯木·麦斯地克告诉记者:“从去年住进抗震房后,卧室、厨房、厕所、沼气池、羊圈、温室大棚都有了,刮风下雨不用担心房子进土进水,这比以前的日子幸福多了!”居住条件改善后,使广大农牧民开始关注自身的生活质量,...
- 06西部计划享受考研加分待遇志愿者名单-全国项目-新疆加依乡2003年2年期郭勇男本科加依乡2003年2年期刘建章男本科科克亚乡2003年2年期周国华男本科巴州县医院2003年2年期刘杰男本科巴州人事局2003年2年期卓林生男本科巴州县一中2003年2年期汪郢男本科...
- 塔西南:春耕扶贫帮困赠肥20吨本报讯(记者蒋万全通讯员赵成海)3月下旬,正值南疆春耕时节,带着塔里木油田的深情厚谊,塔西南公司炼化销售人员驱车500多公里,来到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加依乡开展“工农共建”和“扶贫帮困”活动,向贫困农民赠送了20吨昆仑牌尿素,以及240余件衣物,100套书包、铅笔盒和铅笔,...
- 于田科技特派员成农民致富好帮手近年来,于田县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从2007年开始先后从自治区林科院和山东等地聘请了35名林果、畜牧专家和设施农业农民技术员作为科技特派员,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启动了拉依苏特种水产、阿日希乡良种驴和加依乡特色种植等9个农业科技项目,较好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自治区供销社帮扶于田早谋划他们决定,供销社机关党委帮扶加依乡库什塔勒村,新疆棉花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帮扶奥依托格拉克乡托格拉吾斯塘村,新疆农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帮扶加依乡阿亚克萨亚提拉村,新疆果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帮扶奥依托格拉克乡喀拉库木什村。1月14日,...
- 和田:设施农业为农添“金”记者:“我现在是在于田县加依乡菜农邓玉田的温室大棚,今年和田地区开展设施农业效益年活动,邓玉田在县设施农业办公室的指导下,试行循环农业种植模式,棚均收入增加了2000元。”按照循环农业种植模式,今年,邓玉田采取上架蔬菜、辣椒及叶菜间作种植模式,...
- 传统技能也增收天山网讯(记者朱明俊摄影报道)2月6日,于田县加依乡农民热吾汗·乌拉英在缝制民族小帽。于田县许多民间艺人利用传统技能制作传统服饰,依靠传统技能增收致富。
- 新疆供销社各级党组织加强党建工作自治区供销社党委还派出8名干部组成的慰问组,驱车奔赴3000多公里外的于田县和加依乡、奥依托格拉克乡的4个贫困村开展送温暖活动,慰问了123户维吾尔等各族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和尚未脱贫的农民,给他们发放慰问和用于建修县文化活动中心的扶贫资金22、75万元,...
- 探秘“沙漠中的原始村落”----达里雅博依上世纪50年代,达里雅博依乡成立了高级合作社,1959年成立了人民公社,1984年归属加依乡,1989年建达里雅博依乡。全乡有一所卫生院、一所小学、一所兽医站和一所胡杨林站,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
- 幸福美满的“居宛托依”12月11日,新疆于田县加依乡维吾尔族妇女海尼茹汗(左)的亲人们为她梳妆打扮,并为海尼茹汗举行“居宛托依”仪式。12月11日,新疆于田县加依乡一处院落内,维吾尔族妇女们正在举行“居宛托依”仪式。12月11日,...
- 和田地区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取得成效记者:“这是于田县加依乡农民买赛地·买斯地克的沼气池,现在他正在抽沼液,把抽出的沼液变成春耕生产的肥料,不但用上了不掏钱的沼气能源,还节省了一笔购买肥料的钱,和田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变‘三废’为‘三宝’,收到经济、生态、社会三重效益。”...
- 和田地区全面推进农村改厕工程来自7县1市的分管领导,相关负责人及项目所在乡的领导、村技术干部等首先在于田县科克亚乡、加依乡现场参观了农村庭院改厕项目,比较系统地了解了不同模式的农村庭院改厕情况。????在会议上,地区爱卫会相关负责人对2010年地区爱国卫生工作进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