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恰主题宣讲内容丰富农牧民听得懂受欢迎驻吉根乡宣讲队针对农牧民依托依尔克什坦口岸发展第三产业受双语交流阻碍的情况,及时在乡里开办农牧民双语夜校,陆续培训农牧民680余名。驻黑孜苇乡宣讲队结合发展戈壁发动群众承包戈壁大棚搞种植增加收入,已有28户农牧民在聆听主题宣讲队宣讲后承包大棚。...
- 乌恰:牧民受益高速公路建设5月24日,笔者在G3013喀—伊高速公路吉根段建设工地看到,该乡350多名牧民正在开挖路基、平整路面。在G3013喀—伊高速公路已经打工一个多月的乌恰县吉根乡萨孜村牧民托乎托努·阿吉白克高兴地说:“高速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我的致富梦也快实现了。现在我们在自家门口打工,每天的收入都在100元以上。...-
- 农信社存款滞涨背后的原因从祖国最东端迎接清晨第一缕阳光的乌苏里江畔抓吉镇农村信用社,到祖国最西端送走最后一抹阳光的帕米尔高原新疆乌恰县农村信用联社吉根乡流动营业网点;从祖国最北端神秘极光出没的漠河县北极村农村信用社,到祖国最南端海天一色的热带海域海南三亚农村信用社西岛分社,通过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
- 乌恰万民牧民用上手机享受信息新时代乌恰县吉根乡斯姆哈纳村牧民托乎托努.阿吉白克深有感触的说:“我们柯尔克孜牧民常年生活在大山深处,平时销售牛羊都要到远在160公里外的县城,大批量的还要到270公里外的喀什去,仅每年的交通费用就达8000多元。现在好了,我用手机能随时与了解掌握行情,联系客商到家门口收购。手机不仅给我的生活带来便捷,...-
- 农村支付服务实现跨跃式发展从我国内地最东部的“东方第一社”——抓吉镇农村信用社,到西部号称“最后一缕阳光乡”——乌恰县吉根乡的农村信用社流动营业网点;从最北端漠河县北极村农村信用社,到最南端海南三亚农村信用社西岛分社,8万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的通存通兑、电子汇兑、银行汇票等业务,...
- 走进中国“西极”:看万人演唱和跑马飞鹰(图)坐落于乌恰县吉根乡的斯姆哈纳村,是我国国土上最晚迎来日出也是最晚送走落日的地方。老人们在演唱《玛纳斯》,着盛装的孩子们在倾听。祖国大陆的最后一缕阳光到达乌恰县,已近晚上9点钟。...-
- 乌恰县百名领导走边防吉根乡冬古拉玛山口护边达46年之久的全国国防教育先进个人、全国十大杰出母亲布茹玛汗.毛勒朵大妈在她的毡房里为走边防的领导干部深情讲述了她的守边历程。布茹玛汗.毛勒朵大妈深有感触的说:党和政府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护边员也能像干部一样拿上津贴补助了,...-
- 新疆1.4万牧民投身边境管理筑牢维稳防线她立即策马飞奔,赶到60多公里外的吉根乡边防派出所报信。她又连夜带着派出所的官兵赶往冬古拉玛山口,与官兵一道将界碑移到原位。一天一夜的奔波劳累,使她失去了知觉,瘫倒在地上。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老人动情地说,“界碑一点点都不能动,...
- 520户农牧民用上沼气3月24日,笔者在乌恰县吉根乡萨孜村看到,牧民艾尔肯·艾买提轻轻一扭开关,一团蓝色的沼气火苗便出现在他家的灶台上。他指着沼气灶说:“以前我们做饭都用干牛粪和木柴,做饭时间长,污染重,砍伐戈壁树木还破坏了生态环境。现在政府为我们建起了沼气池,干净卫生环保,我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 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从祖国最东端迎接清晨第一缕阳光的乌苏里江畔抓吉镇农村信用社,到祖国最西端送走最后一抹阳光的帕米尔高原新疆乌恰县农村信用联社吉根乡流动营业网点;从祖国最北端神秘极光出没的漠河县北极村农村信用社,到祖国最南端海天一色的热带海域海南三亚农村信用社西岛分社,通过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
- 乌恰开展“四个一百”活动向党的90华诞献礼乌恰县吉根乡100余名住上安居房、享受新生活的柯尔克孜妇女将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共同用柯尔克孜刺绣传统工艺绣制一面鲜艳的党旗,为党的90华诞献上一份沉甸甸的礼物。目前,党旗绣制正在紧张进行,将在7.1前夕完工。百名老党员百场宣讲忆党史。...-
- 一曲催人奋进的戍边凯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吉根乡斯姆哈纳村是中国最晚迎来日出,最晚送走落日的地方。2008年,吉根边防派出所把该村确定为创建目标后,从信息、技术、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都给予各族牧民大力帮助和支持。村里要发展劳务输出致富,派出所当“红娘”,帮助22名待业青年实现就业;...-
- 乌恰县马背驼峰宣讲队讯(记者约提克尔·尼加提摄影报道)5月18日,马背驼峰宣讲队在被称之为祖国西部第一村的乌恰县吉根乡斯木哈纳村进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宣讲。近日,...-
- 送给“冬古拉玛大妈”的母亲节祝福...为她送上节日的祝福。67岁的布茹玛汗·毛勒朵是新疆克州乌恰县吉根乡边防派出所的护边员。她46年风雨无阻,每天巡边20公里山路,被人们尊称为“冬古拉玛大妈”。新华社发(李生军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