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淮南市农民文化节安徽省淮南市农民文化节暨夹沟“4·20”文体节,是一个“演农民、唱农民、农民演、农民唱”的极具地方特色的农民文化节,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目前,被评为淮南市三大品牌节会之一。...夹沟乡体育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夹沟农民在农闲之余的春季,...-
- 安徽红会援建博爱小学落成(皖红)3月25日,由安徽省红十字会援建的淮南市潘集区夹沟乡刘集红十字博爱小学举行落成典礼。安徽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马元淮,淮南市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孙全玉,淮南市政协副主席、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方严等出席典礼。典礼上,...
- 淮南体育:跃动一座城市的“精气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春,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夹沟乡“四·二0”农民文体节在淮河岸边诞生,开创农民办体育的先河,蜚声江淮大地。现已举办16届,1993年该乡被国家体委命名为体育先进乡镇。淮南三中男子手球队参加各类比赛长盛不衰,曾4次荣获全国中学生手球联赛冠军,...
- “爱心鞋”温暖孤残在淮南市潘集区夹沟乡陶小郢村头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一个50多岁的农家妇女常常坐在门旁,闭着眼睛一针一线一双一双,寒来暑往没完没了地做鞋――棉鞋、单鞋、拖鞋,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她就是盲人聂道美大妈。聂大妈为什么不停地做爱心鞋,还得从去年玉树地震救灾说起。...-
- 人勤春早浇麦忙2月4日是立春,这天上午10点多钟,记者在淮南市潘集区夹沟乡庙前村的麦地里,与正在卖力地给麦苗浇水的农民李淮虎“巧遇”。入冬以来,淮河平原降水稀少,麦苗遭受旱情严重威胁。李淮虎自家种有7亩小麦,又租包了村里几户外出务工的近10亩小麦,在本村算是种植麦子大户。“麦盖一层被,...
- 淮南市第二届农民文化节暨夹沟文体节开幕1984年,潘集区夹沟乡举办了第一届“4·20”农民文体节。由于文体节的节目和项目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群众参与的热情十分高涨,文体节成为夹沟群众的“春晚”和“奥运会”,效果越来越好,影响越来越大。去年,市委、市政府决定,...
- 淮南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三是在潘集区实施按人口补偿试点工作。试点工作探索出了“搬迁用地先用后补,建设资金先付后算,安置新村先建后分”的“三先三后”建设模式;四是在潘集区夹沟乡实施潘一东矿“先搬后采”试点工作。对2012年正式投产的潘一东矿启动“先搬后采”试点建设。来源:中安在线
- 淮南市农网中心派员到夹沟检查指导信息站工作日前,淮南市农网中心负责同志、潘集区区委副书记刘庆元、区科技局负责同志等一行,前往夹沟乡综合信息服务站,检查、指导,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三农”工作。检查组实地察看了该乡综合信息服务站设施配备及操作运转情况,...
- 塔集镇:公路养护质量全县前茅该同志担任过原夹沟乡岔河村主任,对镇村很有感情,过去曾多次获得县市的表彰。该镇公路养护严格按照县公路管理站的要求进行养护。全镇22名养路工认真学习研究公路养护的方法,对全镇公路进行科学养护、精细养护。按照规定适时对公路路面进行清扫,保持路面清洁无杂物,及时清除路肩杂草,为路肩培土,...
- 塔集镇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吨;疏浚河道、清理河道漂浮物、杂草等;新添置垃圾桶100余只;对塔集镇通往原夹沟乡的河道两边进行绿化种植,累计种植香樟、红叶石楠、冬青等三种绿化树15800余棵,对沿街两侧的绿化带进行补植等。通过为期一周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
- 乡土文艺在城市绽放濉溪县临涣镇的唢呐、淮南市潘集区夹沟乡的花会、绩溪县伏岭镇的徽剧、青阳县杜村乡的青阳腔、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的傩戏、凤阳县的凤阳花鼓、临泉县的杂技马戏、界首市田营镇的彩陶烧制、望江县鸦滩镇的挑花等等民间耳熟能详的文化遗产榜上有名。民间文化艺术已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要内容,省内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
- 淮南市第二届农民文化节即将绚丽登场...被誉为农民兄弟自己节日的淮南市第二届农民文化节暨夹沟“4·20”文体节将于4月20日至22日绚丽登场。为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2009年,我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农民文化节暨夹沟乡“4·20”文体节,...
- 杨振超:统筹城乡发展打造和谐潘集对于夹沟乡“先搬后采”的做法杨振超十分赞成,他说,夹沟乡小城镇建设和沉陷区搬迁新村的建设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大事,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关注农村面貌的改变,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更要着眼于改变农村发展的模式,增强发展质量和后劲。一定要注重发挥新村的集聚效应,...
- 庄稼汉奏响新农村建设交响曲伴随着一届届“4·20”农民文化体育节的成功举办,夹沟乡的精神文明之花结出了累累丰硕的果实。二十余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三万夹沟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勤劳和汗水,在农村大舞台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新农村建设的连台好戏四月的潘集,满眼翠绿,遍野闻香;节日的夹沟,和风拂面,春意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