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进性教育结硕果南木林县达孜乡雪莲小学,是在原南木林县达孜乡中心小学的基础上,由地区交通工业总公司援助新建的综合性能较高,教学设备齐全的一所小学,占地面积1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735.17平方米,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工程于2005年6月8日开工。...
- 西藏积极推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喀则地区江孜县达孜乡达比村的妇女次旺拉姆家有3口人,次旺拉姆说,家里虽有8亩田地种植青稞和小麦,但仅够口粮,家庭年人均收入不足1100元,按政策规定,全家享受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次领到的1104元低保金帮了她的大忙。...
- 高原大地尽欢颜图为江孜县达孜乡幸福村农民吴坚多吉拿到最低生活保障金及领取证。刚刚过去的2007年,对拉萨市林周县江夏乡加荣村老人阿麦次仁有着特别的意义。在这年,阿麦次仁举行了她116岁的寿宴。...
- 西藏农村困难群众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江孜县达孜乡达比村的藏族妇女次旺拉姆家有4口人,按照相关规定,她家有3人可享受农村低保。次旺拉姆说,家里虽有8亩田地种植青稞和小麦,但仅够口粮,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别的收入。这次领到的216元低保金帮了她冬天生活的大忙。她说:“不要认为这些钱少,...
- 南木林县91名农牧民获劳动技能合格证日前,由自治区扶贫基金会在南木林县索金乡、达孜乡、南木林镇两乡一镇实施的首批扶贫技能培训班结业。自治区扶贫基金会、日喀则地区扶贫办、南木林县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及该县两乡一镇的91名参训学员参加了结业典礼。参加此次受训的91名学员,...
- 日喀则地区第二批先教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地区交通工业总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到捐资400万元新建的南木林县达孜乡雪莲小学进行义务劳动,把捐献的价值20万元的打印机、电脑、桌椅等搬到教室和办公室,帮助调试,还邀请党校教师作专题讲座;地区公路养护段组织全体党员参观《光辉历程》发展成就展,通过参观,该单位党员纷纷表示,...
- 西藏:温暖送给农牧民西藏自治区23万贫困农牧民近期将陆续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新华社记者索朗罗布摄12月12日,西藏江孜县达孜乡幸福村农民吴坚多吉拿到最低生活保障金及领取证。新华社记者索朗罗布摄
- 西藏扶贫基金会援助南木林县项目进展顺利卫生扶贫培训项目涉及到南木林镇、达孜乡、索金乡,培训内容为基本卫生知识、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妇幼保健知识及艾滋病预防知识,培训对象主要是各村村长、村妇联主任、村医。这些学员回到所在村后,都要向村民宣讲卫生科普常识。贫困户小额贷款项目于今年5月在索金乡正式实施,...
- 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中在达热瓦驾校里,来自南木林县达孜乡康马村的农民扎西告诉记者,他是2009年11月来这里学习汽车驾驶的,由于自己是个贫困户,驾校不仅为他免费提供吃住,还减去了部分培训费用。扎西除了感谢外,还希望能早点从驾校毕业,早日就业,凭自己所学技能获得劳动收入。????...
- 旅游业使西藏民族艺术受众面不断扩大林芝县达孜乡村民尼玛次仁说,因为民俗习惯,米纳羌博在达孜乡每隔12年才会大规模表演一次,“没有更多的表演机会,村里许多年轻人对它不感兴趣,舞蹈可能失传”。近年来,林芝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尼玛次仁和村里的十几个小伙子每天晚上在一家民俗文化村表演米纳羌博,能获取不少收入。...
- 四川日喀则矿区拉孜县拉孜镇加拉金矿位于拉孜镇东北约六公里,属低温热液矿床,至今未开采;昂仁县切金乡砂金矿,西藏地矿厅地质五队物探队曾作过地勘工作,有矿点评价,至今未开采;南木林县达孜乡砂金矿,1996年时,该县拟建矿进行开采,初步方案拟定开采规模为年产矿砂量7.2万立方米,后因地质工作程度太低,...
- 有选择,有坚守——走进西藏年轻人精神世界西藏林芝县达孜乡的小伙子尼玛次仁以前有一个担心,村里的民族舞蹈"米纳羌博"会不会因为没人会表演而失传。"米纳羌博"是西藏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它取材于打猎和耕作等生产动作,在流传最广的工布藏族地区,人们用它来庆祝丰收,祈祷风调雨顺。因为民俗习惯,"...
- 西藏农牧民流动演出传统文化得到发扬西藏林芝县达孜乡22岁的村民尼玛次仁有一个“演出时刻表”,每天18时30分至20时30分在林芝县一个民俗文化村为游客表演藏族传统舞蹈“米纳羌博”和“工布箭舞”,21时至22时在一家酒店为歌手伴舞,22时30分至次日2时分别在两家藏式歌舞厅表演藏族歌舞。虽然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