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需要边防证的地方及办理方法岗巴县:昌龙乡,工巴楼乡,龙中乡,直克乡,孔玛乡。定结县:日层乡,萨尔乡,穷则乡,定结乡,多布扎乡,陈塘区。吉隆县:贡当乡钆,扎乡,萨勒乡,吉隆镇。山南地区错那县:错那乡,浪坡乡,麻玛乡,基巴乡,勒乡,贡日乡,库局乡,洞嘎乡,卡达乡,扎洞乡,古松多。...
  • 日喀则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为最大限度地防范自然灾害给农牧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造成损失,日喀则地区还进一步完善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分别在地区和仲巴县隆格尔乡、岗巴县昌龙乡等6个高海拔乡镇建立了救灾物资储备中心,救灾工作的时效性和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得到提高。5年来,...
  • 妇联干部下基层:想民所想为民谋福说起基层建设年中西藏自治区妇联驻村工作组,日喀则地区岗巴县昌龙乡铁布公村村党支书、村主任边巴次仁高兴地说道。为留守妇女儿童排忧减负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性也愈来愈高。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他们涌向正在建设的城市乡镇谋求发展,...
  • 我区各单位积极推进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区妇联驻日喀则岗巴县昌龙乡铁布公村工作组根据自身工作实际,积极为群众谋利益。工作组根据村干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防洪灌溉问题,及时与县委、县水利局、乡政府沟通,协助村里形成可行性报告。赴地区与地区水利局协商,帮助村里解决了13万元的水利资金和部分防洪设备,...
  • 岗巴县提前储备防抗灾物资...积极汲取以往教训,及时安排有关单位提前储备防抗灾物资,确保农牧业生产健康、快速发展。据统计,该县共调运和储备抗灾饲草85吨、草粉65吨,其中岗巴镇储备草粉20吨、昌龙乡储备草粉1.5吨、孔玛乡储备草粉5吨。另外,县里储备抗灾草粉及其他饲料55吨。(来源:西藏日报贡布多杰
  • 生活变了样岗巴县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在孕育希望的春天里,岗巴县昌龙乡学不让村的巴桑在嫁出去20多年后,带着一家四口重返故乡。回来后,岗巴县委、县政府在临时救助、再就业培训、解决生产资料、子女教育问题上给予了她家大力扶持。如今,巴桑一家生活幸福,对未来充满信心。????...
  • 农牧民感言:安居工程带来幸福生活——离印度8公里的岗巴县昌龙乡亚欧村村委会主任实达如是说。“过去我们村里是一座座木瓦盖顶、石头砌墙、阴暗潮湿、人畜混住的老房子,现在一座座规划合理、错落有序、生态环保、富有林区特色的新房拔地而起。我老伴撤下屋顶上的经幡,挂上鲜艳的五星红旗,...
  • 卡垫:喜马拉雅生存方式的反映昌龙乡,算来笔者已是第四次来到该乡了,昌龙位于喜马拉雅与增雄山脉的风口走廊间,四季寒风凛冽,三季滴水成冰,故得名昌龙(寒风)。前两次因手续不全而被拒绝拍照、速写,还险些被扭送至县武警中队。也算是不打不相识,2001年2月与8月,竟然两次顺利访问昌龙乡的五个自然村落。乃村,...
  • “西凤将军情杯”十大爱国拥军新闻人物评选女,74岁,藏族,西藏岗巴县昌龙乡乃村村民,2004年1月被国家人事部、民政部和总政治部授予"爱国拥军模范"称号。自1961年某部进驻岗巴以来,拉吉就与官兵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40多年来,她发动牧民为戍边卫国贡献力量,始终把自己看成是一名"不退休的民兵",发挥自己熟悉当地山口的优势,...
  • 西藏需要边防证之地及办理方法岗巴县:昌龙乡,工巴楼乡,龙中乡,直克乡,孔玛乡。定结县:日层乡,萨尔乡,穷则乡,定结乡,多布扎乡,陈塘区。吉隆县:贡当乡钆,扎乡,萨勒乡,吉隆镇。山南地区错那县:错那乡,浪坡乡,麻玛乡,基巴乡,勒乡,贡日乡,库局乡,洞嘎乡,卡达乡,扎洞乡,...
  • “60位感动西藏人物”候选人事迹简介11、拉吉,女,藏族,1933年出生,西藏岗巴县昌龙乡乃村人。自1961年某部进驻岗巴县以来,拉吉就与官兵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40多年来,每年新兵初到军营,她总要送去亲手熬制的酥油茶给他们喝,以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痛苦。...
  • 向巴平措情牵百姓关心农牧民生产生活在岗巴县昌龙乡,当看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房错落有致、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时,他大为赞赏。他强调,要整合资金,重点建设与农牧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水电和安居工程项目。结合草场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实施好退牧还草工程。在农牧民安居工程和小城镇建设中,...
  • “西凤将军情杯”十大爱国拥军候选人简介拉吉,女,藏族,74岁,西藏岗巴县昌龙乡乃村人。1997年,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拥军优属模范个人”称号。2004年被国家人事部、民政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爱国拥军模范”称号。自1961年某部进驻岗巴以来,拉吉就与官兵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40多年来,每年新兵初到军营,...
  • 十年船老大变身车老板-十多年前不通公路,蜿蜒的吊楼子水库从村口一直延伸到以前的昌龙乡政府。李才兵就这样当起船老大。生活虽然枯燥,但生意红火。乡亲们需要运输肥料等农资,李才兵的家也宽裕了。本以为开着渡船奔小康,可李才兵万万没想到,平静生活如今被打破了。一条从县级主干道上延伸进来的十余公里长的村级公路修进江津村。...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 2020 Uaedata.com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