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河池基层党组织应急机制获中央高度赞扬今年6月17日深夜,一场特大暴雨突袭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八圩瑶族乡立坳村,10个自然屯严重内涝,221户367间房屋倒塌。该村65岁的瑶族孤寡老人黎三妹对这个夜晚“刻骨铭心”——当淹没家门的洪水涌进时,当地突击队员硬是冲进房间将她背了出来。就在当晚,...
- 武警广西总队大学生士兵抗洪当先锋高传开、卢佳庭报道:6月29日,在广西南丹县八圩瑶族乡内涝救灾现场,武警河池市支队大学生战士杜金城正在帮助群众整理被洪水浸泡过的家具。参加抢险10多天,杜金城转移被困群众13人,帮助群众抢运物资3吨多,成为抢险官兵学习的榜样。这是武警广西总队大学生战士在抗洪抢险一线争当先锋的一个实例。...
- 美籍华人情牵南丹千名孩子回到美国后,他联系自己的华人朋友李南生、虞兴荣等人,成立了一个美国生活教育基金会,每人捐出一笔钱,帮助八圩瑶族乡的白裤瑶孩子上学。当初基金会只有几个人,现在已经发展到四五百人。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从2002年开始,每年分春秋两次,到南丹给孩子们发放资助款,至今已坚持10年。...
- 安居工程温暖南丹乡村教师...解决住房人数214人。此外,还投入355.8万元,对已建成的乡村小学教师周转房进行修缮以及配套设施完善等。“县里为我们这些在偏远校点教学的教师建房,帮助我们解决了住房问题,我们在这里教学就更安心了……”搬进新居后,八圩瑶族乡一村校点教师高兴地说。(田开亮)
- 南丹成功转移安置981名被洪水围困群众6月20日中午,南丹县八圩瑶族乡立坳村九圩屯房屋倒塌的受灾群众韦玉干,在政府为他一家人搭建的临时帐篷里感动地说。经过3天的奋战,南丹县不仅成功转移立坳村981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还动员一切力量让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临时住处,有病能及时医治。...
- 南丹村级组织场所为民办实事好事...订阅了党报党刊,并购买了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免费向党员群众借阅。六寨镇六寨社区、吾隘镇纳弯村、八圩瑶族乡砂厂村等33个村,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附近建立了农民休闲广场,设置了体育健身器材,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田达欢)
- 洪水过后武警积极支持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图南丹县八圩瑶族乡立坳村九圩屯的覃星球和姐姐、妹妹自幼失去父亲,母亲外出不归,他们相依为命。6月18日晚,他们家年久失修的房子在洪水中轰然倒塌。前往这里救援的武警河池支队官兵完成既定救援任务后,主动从废墟中找来材料,...
- 临时帐篷里看上了电视6月21日,在遭遇洪灾后的第4天,经过各方努力,南丹县八圩瑶族乡立坳村61户204名受灾群众不仅全部转移到了安全的临时帐篷里,还看上了电视。而在临时居住点外,...
- 广西南丹县打造白裤瑶民俗文化品牌日见成效主要分布在南丹县里湖瑶族乡和八圩瑶族乡,约有3万人。近年来,南丹县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借助白裤瑶这张“名片”,依托民俗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精心打造白裤瑶民俗文化品牌。一是保护性开发白裤瑶文化,着力提升民俗文化的内涵。...
- 广西质监系统干部职工奋战一线抗洪救灾都安质监局为受灾群众送去大米500斤、棉胎13床、被套13床、食用油70斤;南丹局为该县八圩瑶族乡受灾群众捐献衣物120件;钟山县质监局派出人员前往新农村建设联系点两安乡两安村体察灾情,为灾民送上食用油、快餐面等慰问品。走访企业排忧解...
- 石生龙深入南丹县和罗城县指导防汛抗洪抢险21日上午,石生龙在市长谢志刚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南丹县八圩瑶族乡立坳村视察灾情。6月17日晚至19日的持续暴雨,致使立坳村10个自然屯出现严重内涝,全村205户801人受灾。石生龙一到立坳村,就快步走进救灾帐篷临时搭建的安置点,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有没有饭吃?...
- 广西南丹县注重保护和传承白裤瑶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等相关部门定期深入到八圩瑶族乡、里湖瑶族乡和其他白裤瑶聚居点,记录了解白裤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建筑形式、民族工艺、服饰饮食、音乐舞蹈、婚丧嫁娶、祭祀活动、文娱体育、宗教信仰、待客礼仪等文化,并形成图片和文字材料。...
- 南丹白裤瑶胞拓宽致富路子八圩瑶族乡关西村拉教屯白裤瑶胞李保才,专做纱线和白布生意,每年纯收入3万多元。而弃农外出的白裤瑶胞,大多数是在建筑工地上或工厂里靠打工挣钱,月平均工资都在1000-1300元之间。一位在县城从事装卸工作的黎姓白裤瑶胞说,他每年可挣到10000多元工资。...